礼仪中感人的一个环节是,执事和修士五体投地,趴于祭台前,此时他们在天主及教会面前誓许弃绝世俗,终生追随基督,向主完全交付,坚定地答复基督那声爱的召唤——来,跟随我!并祈求天上诸圣为其代祷。
因为任何灵修方式都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看是否适合自己:绅士不同于工人,仆人该异于王子,夫妻又别与子女,当主教的绝不能渴望成为隐修士;结了婚的也不能赤贫如洗;当工人的也不能终日在圣堂度修会生活;修会修士也不能总是操心挂虑外面的世俗事物
共十三位神父共祭,十四位修女和九位修士及一千多位教友参礼并五六百位教外朋友观礼。圣堂乐队前导圣堂教友游行队伍圣堂大典共分三部分。首先是旧堂与新堂的交接游行仪式。
这些团体的隐修士们是地方教会的一分子,他们是引导地方教会生活的核心人物,不但在信仰上,而且在实际跟随耶稣基督上,尤其在爱德工作上,都领先于地方信友。
在此,我谨代表今天前来参加陈锡禄主教葬礼的李连贵主教、方建平主教、各教区的神长教友,向封新卯主教、向衡水教区的全体神长教友和修士修女、向陈主教的亲属及其生前友好表示亲切的慰问!
信德讯春节将近,1月13日至1月16日,临汾教区刘根柱主教代表教区踏上首次禧年春节慰问之旅,向所有在本教区及外教区服务的神父、修女和修士的父母表达感谢并送上新春礼品和祝福。
许多次,心中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痛苦的提问:‘为何儿童要受苦?’唯有基督能给这‘绊脚石’赋予意义。
神父同时强调,信仰不能拘于外在的形式,仅仅参与弥撒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改变我们自身的思言行为,继而影响他人、改变他人,使更多的人能力行耶稣圣言,践行基督博爱,传播天主福音。
公元1278年,汪古部人扫马和马忽思遵照圣旨从大都(今北京)出发,赴耶路撒冷朝圣。他们曾会见伊利汗国景教大主教马儿腆合,法国国王腓力四世、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和教宗尼古拉四世。
他例举教会的教父们,如依勒内、奥思定、巴西略、安博罗削,称他们是伟大的神学家,也是伟大的牧者。教宗因此强调,需要与家庭、穷人、受苦者、边缘地区相遇,这是理解信仰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