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叙述两个奇迹:耶稣治好了一个患血漏已有12年的妇人,她夹在人群当中,用手触摸了耶稣的衣裳便痊癒了。耶稣觉察到有人碰触了祂。另一个奇迹则是耶稣使会堂长雅依洛的12岁女儿复活。
他解释说,医院是以「德兰修女」为榜样,她触发了印度很多人物质和精神上的转变。「该设施与农村小区合作,照顾病人,提供无私的服务,没有任何经济收益。我们的行动是针对人类整体的福祉:身体、认知和精神。」
教宗强调,耶稣的逾越奥迹不是过去的事件,而因圣神的德能永存不灭,“使我们以信德能在受苦的人身上看见和触摸到基督的血肉”。
教宗首先谈论这些「向前迈进、宣讲喜讯」的妇女:她们亲眼见到、亲手触摸了复活主,看见墓穴空无一人;于是,她们毫不迟疑地踏上旅途。众门徒反而迟疑了,他们无法相信,认为这些妇女异想天开。
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主教们的会晤,让教宗能触碰到这些能追溯到九世纪的当地基督信仰与生活的根基。
最后,教宗谈到所有在爱德推动下为他人服务的人士,他说:我特别记得到罗马火车站明爱机构办的宿舍的访问,在那里,许许多多的男女义工通过慷慨的服务和奉献而能够亲自触摸到天主的爱。
接待堂区要在主日弥撒中恭念特别祷文,弥撒降福前主礼将圣触交给接待家庭代表带回家中,邀请亲友一起敬礼祈祷。
我的女儿是个冷淡教友,这件事触动了她,说:‘这圣水这么灵。’在一旁守候的女婿也说:‘我以后也要信天主入教。
他们的声音是如此触动人,常回响在圣殿古老的石块间,犹如宣报以色列所期待的实现。天主的确临在祂的子民中间:但不是住在四面墙内,而是因为祂以人的身份生活在人群之间。这就是耶稣的新意。
礼仪应当“本地化”,传达出“教会的信德”,“触碰到天主子民的生活,展现出其真实的灵性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