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是「天主的朋友」,因为他们生前「与天主密切共融,相似于天主,并且在弱小和受轻视的弟兄姊妹身上看到天主的容貌;此刻他们在天主的光荣美善中享见祂的圣容」。
对这个充满自私、鄙吝同时又渴求美善的世界而言,福音生活无异是一道清泉。有如一句阿拉伯谚语所说的:“最可怕的谋杀行为,就是那些明知沙漠那里有水,却不告诉别人的人。”
神父若没有美善的榜样,讲的道理再透,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耶稣说:“你们的光当在人前照耀,好使他们看见你们的善行,光荣你们在天之父。”(玛5:16)耶稣先有了榜样。
教宗邀请这些司铎学员们要向受相对主义诱惑,良知被蒙蔽的今天的人显示“上主仁慈的美善和宽宏大量。”教宗向参加圣赦院今年度进修班的学员们指出,要是与天主的经验淡薄,就会失去罪恶感:这是今日流行的现实。
就如老要理本上说的:那种有宠爱又有小罪和罪罚的人,他们在享见天主无限的美善之前,仍需进一步的净化。这种净化不是对罪的惩罚或一种外在的打击,而是人内心的一种痛苦。
真像圣咏所说:“看呐,兄弟和睦同居,是何等的美善。”同年级的修生,相对来说,拥有更多的共鸣。修生是一群特殊的读书人。因为修生们作为学生,十分渴望学识进步,作为修道人,又要兼顾灵修。
教宗指出,教会使命的核心是祈祷,虽然使用数字技术宣扬天主的慈悲和美善是必要的,但应该小心,特别是在互联网方面,我们必须避免成为“网络人质”,而是要“捕鱼”,即是把人灵带到天主那里。
教宗表明,“耶稣不让自己受到诱惑,因为信天主的人知道天主不会使他受考验,而是要使他信赖祂的美善”。为此,耶稣回答魔鬼说,“你不可试探上主你的天主!”。
教宗指出,圣保禄在致《厄弗所人》的书信中,一开始便强调:人受造是为获得那圆满的圣洁,获得圣母一生“穿戴”的美善。我们蒙召走向这个目标,也是天主赏赐的恩典。
教宗说:“本着真理和诚实,沿着净化记忆的兄弟情谊之路前进,治愈过去的创伤,并谨记所接受和所奉献的美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