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焦虑过、心痛过,但没有悲伤和埋怨,只有接纳和喜乐!是仁慈的天父以他的大爱抚平了我们破碎的心灵。相信一切都是天主的安排,信靠、依赖、坚忍,达至喜乐!我问孩子:宝贝,天主考验了你四次,怕不怕?
香港最大地产集团新鸿基地产联席主席郭炳江曾经满怀感慨地谈起,自己在1994年事业走上高峰期后,突然开始感到莫名的焦虑与空虚,我心中像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黑洞,没有任何东西能填补。
教宗保禄六世在《福传劝谕》纲要劝论中曾说:“向今日满怀希望,但同时又经常被畏惧及焦虑所压的民众宣传福音,毫无疑问地,是对基督团体及整个人类服务……将福音带到人类每个阶层中,并且由于它的影响从内部改造及革新人类
教宗说:按照各自神恩生活的所有形式的奉献生活都必须永远保持着传教状态,与今日人类,尤其是穷人及受苦者分享喜乐与希望,分担忧苦与焦虑。耶稣是使万物更新的创新,谁若真正与耶稣相遇,就不能再像从前一样。
教宗说:在基督的苦难中,我们看到天主回应我们因痛苦与死亡经验而引发的焦虑、甚至愤慨的呐喊。
同时,也要本着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的态度去接纳他人真正想要的,超越表面的现象去发现令其焦虑的。在和平以及各族人民的安全面临的威胁面前,谁会认为可以仅凭自己的力量自救?!
我们的社会建立的文化使得许多人失望和焦虑。教宗感叹道,我们似乎已经对不信任的社会习以为常。
他因此变得孤独、自我封闭、焦虑,而且失去了亲人的爱。米凯利尼神父邀请在场人士省思上述两个问题,以耶稣这个人和祂的讯息作为重新启程的起点。相对於历史上的耶稣,基督的复活阐明一个真正的新意。
就如我们去参与明供圣体,在面对圣体,对耶稣诉说内心的失落、焦虑、惶恐或祈求指引时,感动得不期然潸然泪下。圣体就如月亮,影照出耶稣之光。眼泪就如洁白的梨花瓣在洗涤我们的心灵。
如果基督徒团体关注、参与、分享我们现时代的希望和欢乐、忧愁和焦虑,并奉献给这个社会我们最好的礼物——《圣经》,教会这块田园可以耕耘成为圣召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