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某一些人会变得无法容忍吗?8.我的生活是否诠释着一种简朴的精神?认得我的人是否认为我真是穷苦的主耶稣门徒?9.我是否尊重妇女、平信徒和修道的献身人士?我尊重并辅助他们在教堂的服务工作吗?
教宗在那次访问中表示:绝不可再有战争,绝不可再有仇恨和不容忍!必须用建设和平的逻辑取代暴力的非人性逻辑。复仇的冲动必须屈服于宽恕的解放力量。
如今,一些天主教报纸和教会培育中心即便不被承认,却也被容忍。过去则不同,讯息和教育都由国家一手独揽并大见成效。领洗成为天主教徒的古巴人超过60%,但实际度信仰生活的人只有2%。
在这个比喻中,父亲对小儿子离家出走的决定所具有的容忍态度最令人感动。同样地,天主也这样对待我们,祂允许我们犯错,因为祂在创造我们时给了我们自由的大恩典。教宗坦言道,这项恩典常常令我惊叹不已。
这个信念不只是基于宗教理由,也反映社会和文化现实,因为基督徒和其他宗教信徒对中东地区的特殊身份作出了巨大贡献,即中东是个容忍、相互尊重和彼此接纳的地方。
教宗说,司铎应该质朴,不搞任何形式的两面派,不寻求自己的利益。教宗也强调,不要把自己打造成密封舱,而要做百姓的神父,尤其是穷人的神父。
或许已逝总理李光耀的观点最能代表新加坡民众对宗教的态度:与其什么都不信,不如有个宗教信仰。李光耀本人在一个传统的华人家庭成长。
原谅了赵承熙并不表示容忍暴力的存在,而是为了活得更有尊严,是为了解脱,是为了杜绝下一个恶的滋生和蔓延。“不宽容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这是印度圣雄甘地的一句话。赵承熙犯下了滔天恶行,他本人也饮弹自尽。
教宗评论道,“一旦不用心投入,就会显而易见……”。教育不应是一种特权教宗指出,昔日“教育曾是一种特权”,这种情况至今尚未消失。
教宗强调,在家庭受到疾病考验时,我们不可让它孤立无援。教宗表示,若我们所爱的家人患了病,我们就更加痛苦和焦虑。是爱促使我们感受到这份更加痛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