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征要求大学以科学方法研究真理,在信仰与理性之间建立对话,使知识与价值整合,让信仰与文化以及学识与智慧水乳交融,使人得到完美与和谐的成长。
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利玛窦:教宗本笃十六世五月的演辞探讨利氏宣讲福音与本地化对话的成功经验;赵建敏神父称许利氏为中国文艺复兴的先驱,并以他的学术和人文工作为佐证;柯毅霖神父剖析利氏传教方法,平衡地指出其成与败
圣父没有拒绝一个问题:他是个对话的人,公开面对批判性的提问是不成问题的,因此这项交谈是绝对自由的。
天父的圣言基督面向每一个人,寻求与人建立救恩对话。《默示录》中指出了基督对每个人的态度:看,我立在门口敲门,谁若听见我的声音而给我开门,我要进到他那,同他坐席,他也要同我一起坐席(默3,20)。
基督徒和穆斯林一起活跃在教育、医疗、社会服务领域;帮助女性获得自由、取缔童工现象等具体展示跨宗教对话的服务中,共同迈向天国。
教宗表示,藉着这个呼求,可以说我们与在天之父的对话进入问题的核心,即我们的自由与魔鬼的诱惑彼此相对的领域。但一般而论,对这个呼求的翻译并没有确切表达出《福音》中希腊文的原意。
第二、挖掘宗教信仰对公益事业的作用和贡献,引起宗教界自身的重视和认同,促使宗教界更专业地参与和投身于各种公益事业;第三、推动跨宗教间透过公益事业的对话、交流、合作,发扬宗教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发挥各自优势
教宗接著提及到前任圣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的到访促进了罗马尼亚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的关系与对话,并先知性地开创了“携手同行”的时代。要怀著记忆“携手同行”,牢记我们的信仰根源,牢记天主为我们做的一切。
他说:“我们面对的任务乃是‘改变全球发展的模式’(同上:194号),针对我们地球的未来开启新的对话。愿你们的讨论和努力结出果实,使当代社会各层面,即个人、企业、机构和政治产生深刻的转变。
与此同时,政府与反对派之间,就战后新宪法开起了首次外交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