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这样说:“耶稣在约旦河边表现出非常的谦逊,令我们回想到躺在马槽中的圣婴如何的贫穷和简朴,这预示了将来他在尘世生活即将结束前为门徒洗脚和忍受恐怖十字架苦刑时所怀的谦逊心情。”
若有人询问你们心中所怀希望的理由,你们要时常准备答覆,且要以温和、以敬畏之心答覆,保持纯洁的良心,好使那些诬告你们在基督内有良好品行的人,在他们诽谤你们的事上感到羞愧。
耶稣在这黑暗时刻怀著对父亲的信赖之情,呼唤天主为“阿爸”。祂虽然感到惊惶恐惧,却祈求让天父的旨意得以承行。在《福音》的其它章节中,耶稣坚持要求祂的门徒们培养一种祈祷的精神。
教宗2018年接见圣座教义部全体大会与会者时表明:「痛苦、生命和死亡的意义,都是现代人的思维难以怀著希望来面对的。
尽管如此,她们心中始终怀有方济各灵修,期盼散发出福音的芳香,扶助他人。多年之后,在奥林达的邀请下她们再次团聚,能一展抱负,在为孤儿服务的团体中奉献自己。因此,该协会取名为「重聚」。
教宗首先吁请大家怀著感激的心回忆“在过去的时代那些不惧艰险为耶稣和天国而冒风险的人”,他们是“福传的根源”,当今的修道人士是那些传教先驱的继承人。
第6场大会最后省思了怀著信赖之情进行跨宗教对话的重要性,将差异视为机遇,远离宗教殖民化,接近聆听并意识到存在的差异。
安泰努奇修士说,「静默为我们的祈祷作准备,静默成了天主圣言的母怀。玛利亚是静默的贞女,因为她在心中为主的诞生作了准备。而且,静默让我们有可赠送他人的话语。因此,静默也成了所有话语的始祖。」
耶稣的博爱精神就是要让我们跨越所有不正常、不完美、毛病百出的爱,常怀“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心态,视身边每一位皆是同胞手足骨肉,皆是天父的子女,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不断扩大心胸容量,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长久以来对教宗的尊称,对此格朗让怀著无私奉献、虚怀若谷、不求回报的愿望予以诠释。承诺的危机这位弗里堡的修生领悟到“天主的众仆之仆”的社会幅度,坦承守独身会有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