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晚弥撒后到第二天下午3时半,堂区祈祷室明供圣体,教友们自主安排时间,在堂里念玫瑰经、拜苦路,读经、歌咏朝拜圣体,陪伴耶稣。
库尔玛教区主教表示"圣经有助于我们认识造物主、发现真理"。
1997年8月石主教在法国露德广场。天津教区石鸿主教于2005年3月3日晚19时50分安息主怀,享年77岁。当晚教区召回所有在外传教的神父,筹备追思事宜。
每到一处,秦神父带领拜苦路,举行弥撒,并热心朝拜圣体,念玫瑰经;感谢天主的慈爱眷顾,并为社会、教会、家庭、团体、个人祈求所急需的恩典。
人文社会:雨果、南丁格尔、顾拜旦等。美术:米开朗奇罗、贝尔尼尼、达·芬奇、拉斐尔等。音乐:贝多芬、莫扎特、海顿、舒伯特等。当代:阿姆斯特朗、印度德肋撒修女、比尔·盖茨等。
也就是说她衡量子女优劣的标准,总是以德为重,以灵魂是否有天主的宠爱为纲,至于世间的贫富、贵贱、智愚、荣辱、成败,她毫不在乎,却更希望我们能够利用一切身份处境,不管是顺是逆,是难是易都能不断修德立功,完成天主赋给自己伟大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玛窦福音》中最后审判的比喻通常被诠释为敦促众人行爱德的呼吁。然而,更仔细地加以分析,会发现一个出人意料的愿景: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审判,却展现出人人早已活出的事实。
——爱尔兰修女为穷人献身半个世纪年迈的爱尔兰籍罗耀拉修女被印度克什米尔人亲切地称为“克什米尔的德勒撒修女”。这位在印度最贫困的克什米尔地区辛勤耕耘了五十年的老修女,深受当地基督信仰和穆斯林团体的爱戴。
卡拉(信仰通讯社)—非洲神学家多纳尔德•扎格雷神父就教宗方济各宣布的特别传教月向本社指出,非洲常常被草率地说成是传教事业已经扎根的土地,准备好向具有古老基督信仰传统的,但已经削弱的诸如欧洲大陆这样的地方派遣传教士
宗教的呐喊声从阿尔穆德广场响起,这呐喊为那些“被排除在幸福外的人”发声。闭幕活动更加表现出与会者与那些因信仰和语言不同而遭受暴力和蔑视的“最脆弱者”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