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长江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沈光明教授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教友,丈夫英年早逝,她孤单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上敬公公婆婆,下养独生幼子,坚定的信仰支撑着她。
以色列人向往外邦人的社会制度,强烈要求撒慕尔为他们选一位君王。无奈之下,撒慕尔只好答应。但是茫茫人海,选谁来做这个君王呢?天主的奇妙安排,此时有一位名叫撒乌耳的青年人,正好家里走失了几头母驴。
一位刘姓女士谈到:“天气虽热,但是我们的心更热”。一位男教友表示说:“在授课的教堂里虽然没有空调,住宿的条件也有限,晚上由于天热无法更好的得到休息,但是这些都阻挡不了我爱天主。
香港教区视听中心为配合教区「司铎圣召年」,拍摄一位主教、四位神父及一位执事的休闲片段,让约一百卅万乘客有机会在公共汽车(巴士)上,瞭解天主教神职人员宗教生活以外的一面。
一位青年满怀烦恼地去找一位智者。他大学毕业后,曾豪情万丈地为自己树立了许多目标,可是几年下来,依然一事无成。他找到智者时,智者正在河边小屋里读书。
普世博爱运动四月廿七日至五月廿六日假湾仔圣母圣衣堂举行「喜乐的使者」艺术展,来自十一位艺术创作者展出逾五十件作品,于复活期内带出喜乐的信息。
其中有这样一件事情对我有很大的触动,她是一位七十九岁的老人家,她在我们张家堡的教友群里看到了捐款的消息后,就直接步行走到一位平时在堂里服务的姊妹家里把一百元钱给她,叫她把钱转给我。
一位来自加德奇罗利(Gadchiroli)的原住民工人阿塔拉(SandeepSaduAtala)透过这个社交平台向耶稣会士们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万州教区继5月4日祝圣一位90后执事后,5月5日,又喜添一位80后青年神父!陈晓利执事晋升司铎典礼在万州圣母无原罪堂举行,弥撒由何泽清主教主祭,30多位神父与祭,10多位修女与1000多位教友参礼。
莫兰于1921年7月8日在巴黎出生,他也是一位知识份子、作家、科学家和关心人类前途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