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时起他们几乎天天到教堂去拜圣体、祈祷、参与弥撒,经过慕道一家三口很快领了洗。当他们走出教堂的时候,不是妈妈搂着女儿就是女儿搀着妈妈,脸上的笑容那么幸福、那么灿烂。
出院后对方丈夫立即约我去进堂,见到神父他们泪流满面,哭诉着天主屡次召叫,而他们却令主失望的过错,定志跟主不动摇;我向神父陈述以前他们的慕道过程,神父就给他们付了洗。
公教徒教育学者莫慕贞教授表示,繁重的工作无阻教师带出牧者般的关爱。“老师非常忙碌,以往用一週处理的事,现在一日内要处理好。但教师可把牧者角色融入教学当中,而非视为两份工”。
小刘对恩人无限信任,认真学习道理,以后又参加堂里的慕道班,去年圣母升天节领了洗,每次进堂都要与她的王姨一同去,教友都认为她们是一对母女。去年底,小刘又把她的父母带进教会,把她的一个姐姐带到教堂来慕道。
在教宗开始要理讲授前,全场信友和朝圣者聆听了《撒慕尔纪》中的一段记载:“上主对撒慕尔说:‘你不要注意他的容貌和他高大的身材,我拒绝要他,因为天主的看法与人不同:人看外貌,上主却看人心。’”
这几年每年有20多位慕道者领洗进教,新教友也在加入福传的行列,如郑佩德教友是去年领的洗,今年就传下5位新教友。使教会焕发出一片生机。这里没有分裂,只有爱。我们去了那里,生活在一片爱的海洋里。
弥撒之后,教友们会停下来,有的聊天,有的学道理,有的打太极拳,有的分享,同时还有小学生的慕道班。
住院期间,一位皈依天主不久在县城工作的朋友来看望我,并带来了神父、修女和他的其他朋友。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天主教信仰,与他们交谈后感到很震撼。半个月的住院治疗后,我的左眼视力下降,好在又能看见东西了。
2012年复活节小芦堂区慕道者领洗后合影小芦原是山东临清教区主教座堂,曾设立过若瑟小修院,有良好的信仰传统和信仰氛围。本村十几位致命圣人,也都合葬在教堂院内,并立有墓碑。
他指出,香港教区由二零零三年十月至零五年五月举办“福传年”后,参加慕道班的人数增加,他认为这反映出本地人需要“精神食粮”。他以比喻说明福传技巧的必要:“耶稣的故事是材料,我们是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