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一位名叫刘克明的神父买下了诸圣教堂东面原北京教区的神父住宅地,创立了培养年青神职人员的文声学院。
刘静山主教不顾93岁高龄,饶有兴致地参加了这次活动。此次活动,新教友及望教者占1/5,他们编在一个组,由修女院院长任组长,中小学生及年青人占1/4。
培训班安排5天,第一天首先由全国一会一团的姚顺神父给大家开讲了第一课“教会礼仪”,之后由刘学兵、赵明忠、樊义德、袁广义、张家起、李强神父分别给大家讲授了福传与传道员的培养、祈祷与灵修、婚姻伦理、礼仪与弥撒圣祭
现年39岁的昝忠明,坚定执着于圣召,1999年晋铎,目前在浙江某堂区服务。
第二天,我们一行又来到了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修士们正上课,我们在教堂外等候的间歇用手机拍照。
⑤“义”结良缘在嘉庆年间,昆山地方有家富户姓刘,要为儿子刘璞娶媳妇,因为刘璞病重,刘家想用婚配冲喜的习俗,挽救儿子的性命。于是就请媒婆前往所聘的孙家议婚;孙家早就知道女婿病重,不同意马上成婚。
汤若望,原名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1592年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科隆城,1618年从里斯本启程,于1619年到达澳门,用了一段时间学习汉文化之后,他于1623年抵达北京,其时明神宗在位。
为使信友善度信仰生活,他们从中国人对天主诵经祈祷的爱好中获得灵感,也从其他宗教的施教方法受到启发,利玛窦和罗明坚从传播福音开始起,就将教理的主要内容与需要诵念的祈祷文结合起来。
宣发终身圣愿的18位修女分别是:寇素珍·宠慧、赵素敏·怡贤、翟瑞霞·志达、韩喜兰·亚松、张锦香·圣三德兰、任丽萍·利撒、张芳·佳琳、李微多·德臻、何亚苏·加辣、李玉双·安纳、崔俊兰·毅洁、王秀凤·芳济、刘春香
会长刘献堂说,咸阳教会是个人才汇集之地,堂区按各人的特长,安排他们能施展才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