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说,成为一个好基督徒不仅不可做恶,也应行善,正如圣保禄宗徒告诫厄弗所基督徒的那句话:你们要彼此相待,要良善,要仁慈,互相宽恕,如同天主在基督内宽恕了你们一样(弗四32)。
普利德斯大使指出,教宗方济各多次呼吁秉持「团结互助」的精神,优先关怀「最贫困、最边缘的人群」,好能遏止「丢弃文化」和「冷漠的全球化」。
耶稣运用了几个简短比喻,为门徒指出「应走的道路,好能有智慧地生活」(参阅:路六39-45)。耶稣问道:「瞎子岂能给瞎子领路?」(39节)教宗解释说:「耶稣意在强调,领路的人不能昏聩糊涂,却要耳聪目明。
修女马上籍着这件事,跟一位刚来慕道的女青年说,我们天主教就是好,天主的诫命好,大家如果都很诚实的话,社会就和谐了,天国也就临近了。
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堂区意识到培育好的辅祭团体的重要性。这个责任越来越大。”加特辅理主教又说:“参与辅祭为某些青少年不仅是为了成为司铎,更是成为好的基督徒。”
在今天这个冷漠的世代,人们好需要有更多的关怀。祈求天主感动更多的人愿意付出爱心,让这个人与人疏离的世界里,多一些爱,好温暖冷漠的心灵。阿们!
人老了就爱回忆,近年来我头脑中总出现我们教堂的一位已故修女,她叫周笔花,是忠心事主的好修女。周修女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姑娘时许配给本村一户有钱人家,婚后到南京,被夫轻视,受尽凌辱。
无论年长者或是年幼者都从吕神父这里得到一位好牧人的关怀,体验到了一份父亲般的温暖。他用基督的爱,以好牧人的胸怀树立了基督第二的形象。在世俗化的今天,吕神父活出了一位神职人员应有的品质。
教区韩英进主教在悼词中几度哽咽,悲痛教区失去一位好牧人、好家长,他说:“我们可敬的宗主教的离世为地方教会和全国教会都是一大损失,教区神职人员和修道人员更失去了一位生命中的良师益友。
教宗接着说,在圣体圣事中,脆弱是力量,是爱的力量,这爱另人变得弱小,好能受到接纳而不是令人害怕;爱的力量被分掰开、被分享,好能滋养和给予生命;爱的力量分成碎片,为了使我们团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