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文件并没有法律上的新意,只是提出旨在更好实施现行规范的方式,以此促进信友们的共同责任感,推动堂区间的牧灵关怀与合作。圣职部的《训令》分为两大部分,共有11章。
所以,天主将为人处世的规范——天主十诫印在人的良心上,使人免于各种由于人性软弱所造成的内心挣扎,将人的自由意志约束、规范在不必费心费力时时要做出绝判的焦虑和内心挣扎中,而自由自在地坚定为善的决定。
《办法》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筹备设立和登记的程序要求,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明确宗教活动场所成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人员管理制度,规范本场所人员的宗教活动、社会活动、对外交流等。
下午,麻神父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为大家讲解读经员礼仪反省课程,并以外在服饰、仪表,读经的语气、心理准备等十点要求,规范读经员在服侍中的行为规则,要求读经员们至少要参加一个学习班,以加深对圣经知识的了解
光有为主做工、光荣赞美天主、悦乐主心、彰显爱心的热情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严格遵照相关的礼仪礼规的要求,更加符合标准地去做这项工作,目的是为使送圣体员能够真正的在弥撒外分担神父的工作,并且要严谨、认真、规范地执行相关程序及礼仪
接着,李保平神父宣读了温州教区总堂区信仰生活守则,据悉,此守则是教友们在信仰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困惑或问题,提出来后,经过多次会议讨论、修改并制定,意在规范大家在信仰生活中的行为规则。
枢机明白指出几个﹐包括:普世主教的集体性﹔平信徒在教会生活中所具有的使命与活动﹔不从结构或地理观念去看待堂区﹐而是把堂区视为「信众团体」﹔大公运动的活力﹔以及在明确规范下﹐非公教基督徒在天主教会内领受圣事的可能性
初夏的早晨,吹拂着和煦的风,众教友相聚在塘角君王堂,朱神父利用弥撒前的时间,与教友们强调了弥撒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以及领圣体的规范等等。
人如果遵照书中所阐明的精神规范自己的思言行为,那么即使遭遇猝死,仍能保灵魂平安。书名《备终录》即是这个意思。人要得善终,必善生,这是基督徒的死亡观。
如果人人都秉持着向上向善的理念,遵循着向上向善的规范,那么,离‘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君子社会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