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答案就是:参与基督透过教会的行动——礼仪﹐尤其是重现使我们得救赎的天主子的祭献——圣体圣事﹐以及使人从罪的死亡走向新生命的告解圣事﹐还有其他圣化人的圣事行动
很多人或许难以想象,她却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首先卸掉了身上无形的十字架,然后用努力才最终卸掉了背上有形的十字架。
有人为我推荐了《天理何在》这本书,从中我找到了答案:我们的生命不论长短,天主每时刻都和我们同在。天主陪同我们经历生命与死亡,因为生命由死亡而来。我相信当大娘去世的那刻耶稣亲自拥抱大娘的灵魂。
宗教信仰正是源于人类对生命的意义、对人的存在及其终极问题感到困惑而积极地追寻答案。离开宗教信仰来谈生命的意义,很容易让人陷入虚无。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堆,但是没有一个答案是让教授满意的,最后教授解释说:当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而为了掩盖当中的距离使对方能够听见,于是必须用喊叫,但是在喊叫的同时人会更生气
为求得知识,研究者必须从人事物的「起源、意义和目标」提出问题并找到答案。然而,单凭自然和物理科学还不足以理解人的内在奥秘。
阿马托枢机解释说:答案很简单,教会重读当年的历史有两个原因。首先,教会希望保存义人的记忆,记住他们所见证的善。
教宗然後强调了具体经验的重要性,指出在朴实的目光中,没有提供答案,只有开放,向一切非我开放。人一旦向他人开放,就能实现相遇,并在这相遇中获得了意义。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是有意义的。
比方説,一个国家需要贷款,得到的答案是:‘我给你,但是你必须在学校教这个,这个,这个’。他们给你指定使用哪些书籍,这些书删除了天主所创造的一切,以及祂如何创造。
显然,每一项改变总会面临困难,但这些困难必须列入考量,必须努力去面对,好能找到答案,帮助我们进一步成长,进一步深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