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象征圣母的纯洁、美丽和人类辉煌的明天,我们将它奉献给您;蜡烛———象征基督之光,我们借着基督所带来的光明,得以生存;借着基督所带来的光明,看清了人生的路标,并向着美好的希望前进。
那是改变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意义的一个开始,更让我体会到人不仅是为自己而活,更是为别人而活,就像主基督。一个人的一生有时就是从一件事开始的。
这样,它自然无法生存。也许你会和我一样笑青蛙的愚昧,殊不知我们有时也扮演着青蛙的角色。
这是在我成长的历程中,在我生存的环境里,很陌生的一种感情:当一个人有能力帮助他人时,却小心地把自身的优越掩藏起来,给受助者创造一个机会,从而使他觉得自己受助是因自己付出而得到的报偿,这是何等的仁慈啊!
“存在将全体善心人士共享的非常具体的目标以及人类的生存问题。通过类似会议这种彼此相互尊重的活动,共同探讨事关所有人利益的问题。
本笃十六世还颁布了《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大谈环境与人类生存的议题,吁请世人从整体的观点认识世界和人类。由此可知,教宗方济各与他的前任们一脉相承,《愿祢受赞颂》通谕可谓是「这一切的登峰造极之作」。
教宗称,圣诞节为生命的恩赐庆祝,但有时生命陷入于脆弱或危险当中:“默观马槽中的耶稣,怎会不令人想到仍有很多诞生在贫穷环境的婴儿、不获接受和遭遗弃的新生婴儿、因缺乏照顾和关心而无法生存下来的婴儿、渴望拥有生儿育女的快乐却无法满足心愿的家庭呢
正应如此,许多人为生存而奋斗」。起初,这里的地理条件也让他感到害怕:「巴布是一个岛屿,而我并不会游泳。我曾惧怕水。丛林也使我畏怯,但当我到达这里时,我以为自己来到了天堂!
生态、政治和经济危机,以及社会的不稳定,持续对地球的福祉与生存构成威胁。
如果政府强迫我们也关闭学校,我们的司铎和修女会找到生存的方式,可是人民将怎么办呢?如果在公立医院内缺乏设备和相应的资源,政府将如何继续这项医疗服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