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方济各·德拉瓦尔(FrancescodeLaval)主教和降生成人的玛利亚(Mariadell'Incarnazione)吴苏乐会修女,二人均生于十七世纪的法兰西,是传教士与福传者
教宗方济各首先从福音中著名的玛尔大和玛利亚的事迹开始,讲述玛尔大几乎以责备的口吻要求耶稣,让她的妹妹玛利亚帮助她,不要只待在那里听祂讲话。耶稣却回答说:玛利亚选择了更好的一份。
圣玛利亚·加勒利亚广播中心的旋转定向天线在为圣玛利亚·加勒利亚广播中心的揭幕礼中,我记得在启动发射中心的发射台时,看到庇护十二世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帕切利教宗亲自关注他极力主张的这个中心的发展。
教宗建议回归到纳匝肋可以是个面对司铎危机的方法,玛利亚的形象可以成为一面镜子,在这镜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复杂和忧虑掩盖并腐蚀了我们对天主慷慨回应的“是”。
教宗说,天主交给玛利亚的使命是做救主的母亲。这一切都包含在“始胎无原罪”的信理中。
晚上九时,游行开始,只见队伍前边是一金色十字架前导,接着是大型雕像手拿念珠、眺望远方的我们天上慈母圣玛利亚。
谕令说:“我们宣告,我们声明,我们钦定天主启示的信理:无染原罪、卒世童贞玛利亚,在结束了尘世的生活之后,身体与灵魂一同被提升到天国的光荣里去。”
圣经中的玛尔大就不如她妹妹玛利亚聪明,玛尔大将主耶稣接到家里,只是将他当作贵客忙前忙后伺候,而玛利亚却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坐在他的脚前静静地听他讲道。
将临期所生活的正是这双重的远景,它既缅怀天主子生于童贞玛利亚的第一次来临,又期待他在光荣中再度降临,为审判生者与死者,就如我们在‘信经’中所诵念的。
正如在西斯廷小堂里米开朗基罗所画的“创造亚当”的场景中,天父的手指触及人的那只(手指);这里也是这样,我们的救援开始之际,人性与天主性相遇;在童贞玛利亚宣告她的“是”的受降福的瞬间,他们柔和而奇迹般地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