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的老教堂也砖瓦风化成为危房。2011年在关岭县政府、省人大的关心下,由省、市、县及教区共同出资109万元,主教、神父、广大教友奉献达24万元,一并投入重建。
触目所及的问题是,由于年轻人远离家乡,农村的教会几乎变成了六一、三八和九九,这老的老少的少,为照顾本来就分散的教友团体给司铎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所有的牺牲都变成了今天的喜乐。天主赐予他一个受苦的身体,使他终于举起了救恩的杯。弥撒结束后,接着举行了庆典活动。首先由赵奎升老会长表演了文艺节目,脍炙人口的快板和悦耳动听的清唱,获得了阵阵掌声。
记得是一位老仆人把一本《圣经》放在我的床头的……我学会的第一首诗歌就是《圣咏》23篇,但,那时《圣经》中最吸引我的经卷是《约伯传》,因为约伯的一系列感受引起了我的共鸣。
终于等来了宗教政策的落实,各地教产归还,老教堂重新整修开放,很多新教堂也拔地而起。我也按捺不住自己激动而喜悦的心情走进了教堂。
张会长用募捐的钱,为老人买了三身老衣,一付棺材,三袋面、一桶油,还送去了500元现金。在老人去世后的几天里,张会长往王家堡跑了五六次,安置好了一切。埋葬前夕,张会长为亡者请了三位神父送葬。
小孩走后,农民发现那树枝竟变成了一棵小树,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来是一位天主的使者。这个故事就成为圣诞树的来源。在西方,不论是否基督徒,过圣诞节时都要准备一棵圣诞树,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
“是说过,可是,现在不是变了吗?你看,你娘又有病,你兄弟、你妹子都要上学,咱家不能光靠我呀!”的确,父亲的话句句在理,我沉默了。
老张在吃饭的时候,注意到墙上挂了一张标语,请给我们‘我日用粮’,老张的老毛病又犯了,他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说这是耶稣亲自写的祈祷文。
祈祷变成了呆板的模式,人变成了机械的装置,心不在焉。读经变的被动,没有圣神的感动和话语,不能深入其中,聆听主的教诲。没有见证主的生活,没有活出基督的福音生活,福传更没有心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