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拉国王和本笃十六世教宗也针对中东局势交换了意见,强调必须找出适当的解决之道来终止那些折磨中东的冲突,特别是以巴冲突。 阿卜杜拉国王的葬礼于元月23日在利雅得的清真寺举行。
关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进程,双方希望能重新展开直接谈判,为冲突找出正确和持久的解决方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希望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能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坚决地为促进和平而作出勇敢的决定。
冲突期间,耶稣基督传教修女会受地方教会委托代表天主教会为示威原著民服务。但另据部分示威者介绍,一星期前的警方暴力镇压和驱散示威民众冲突中有三人失踪。
波总主教在这篇声明中表示,缅甸教会牢记发生在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冲突的伤痛,并表达缅甸教会对国家未来的祝愿。他引述教宗庇护十二世的话:战争让人失去一切,而和平让人赢得一切。
但他们从硝烟弥漫几近废墟的城市向教宗发出呼吁,邀请教宗呼吁国际社会尽快找出和平解决叙利亚危机的办法;结束正在摧毁国家、导致贫困与绝望的冲突。
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5月16日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恢复和平发出呼吁,邀请负责人士促使武器停止嚣张。教宗说,他极度忧虑地关注在圣地发生的事。
“仇恨不是解决冲突的办法”。教宗方济各拍发电报给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主教团主席达比雷(LaurentBifuréDabire)主教,对2月25日主日在布基纳法索发生的两起袭击案的受害者表达哀悼。
一九八七年台湾解严,是社会动荡的时代,《见证》认为教会不能在象牙塔中自我对话,应该活在当时当地,与社会对话,于是举办大型座谈会,主题广及台湾社会的各项议题,诸如选举、外劳等,轰动一时。
进一步说,人类与万物共处而又必须克制自己,正是显示了天主对万物也包括人类才可免于动荡、混乱甚至毁灭自己的危险。工作是天主赐予的恩宠,用以锻炼忠诚和奉献的精神。
南美墨西哥的会士因一九○一年社会革命,延续动荡廿年,慈幼会把会士遣往其它国家,但有一位会士留下暗地工作,服务青少年,二十年后,当会士们再回去时,发现鲍思高精神已根植于墨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