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笔者阅读一位神父的博文,文章的大体意思就是我们要和耶稣基督建立亲密的关系,时时刻刻要想着他的恩典和陪伴,就像伴侣之间的爱情之于生命。然而这篇博文后面不知何人的一则评论让笔者忍无可忍。
于是亿万网民似大雨滂沱、洪流奔涌,都上网开博、开贴。泡坛子,一口气注册四五个论坛,从士兵一直升到将军,坚持一段时间也就销声匿迹了。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题为《从数字看教会——危+机》的博文,试图通过具体的统计数字和图表来直观地分析当今教会所面临的危难和机遇。
米凯利尼神父首先对照了耶稣在加里肋亚大博尔山祈祷和革责玛尼祈祷的区别。两个情况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相似之处:耶稣面临生命的危险。
他们是:马里巴马科总主教让·泽尔博(JeanZerbo);西班牙巴塞罗那总主教胡安·若泽·奥梅拉(JuanJoséOmella);瑞典斯德哥尔摩主教安德肋
若瑟和玛利亚、大天使、劳工、旅店老板、士兵等演绎了耶稣诞生前后的故事,使大家仿佛回到了公元前那一瞬间,感同身受,惟妙惟肖的演出博得了喝彩。
博爱之“博”,意即广大、广泛、丰富、众多、宽阔,而耶稣所倡导的博爱精神就是要我们应该更广泛的去爱,最终相似天主圣爱的“广阔高深”,超越亲情、爱情、友情、“圈子”和地域的局限,不断扩大爱的范围,扩充爱的内容
泰泽国际青年聚会将于明年在香港举办,泰泽团体呼吁基督徒青年邀请更多身边朋友参加,并邀请香港家庭积极参与接待海外参加者的工作。
十一岁入修院修道,一场疾病令他被迫推迟了晋铎。在此期间,被任命为修院副院长。身体复原后,于一八八八年晋铎。刚刚晋铎便被任命为传信部慈善事业主任;还不到三十岁,便被任命为教区副主教。
罗马将是大会的主要场地,而在大会期间,各教区将能为当地的家庭和团体推动地方聚会。世界上的每个家庭都将会成为主角。教宗方济各在视频讯息中强调,「人人都能参加,即使是那些不能前来罗马的人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