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曾在最后晚餐中亲自为门徒洗脚,给人们留下谦逊和爱德的榜样。
此次避静围绕福音中的几个核心故事展开,包括耶稣受洗、耶稣三退诱惑、荡子回头以及耶稣为门徒洗脚等。这些福音故事生动展现了基督的谦卑、怜悯和救赎之爱。
弥撒结束时,圣体恭迁至小圣堂,神长教友彻夜陪伴圣体,重现门徒与耶稣最后的共处时光。4月18日圣周五下午,神父带领大家一起公拜苦路后,以肃穆的礼仪纪念救主受难。
藉着圣神的傅油,主耶稣成为了新而永久盟约的大司祭,而祂的门徒分享了祂的司祭职。因此今日亦称“司铎日”。
在福音中描述,门徒们惊讶地发现,那楼上宽大楼厅是准备为他们守逾越节的。教宗对此解释道,我们受邀在此发现我们自己心灵的写照,主选择并安排了我们和祂相遇的场所。
普世教会训令的引言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发表的目的,即在教会内存在各种类型的信友团体,而且依照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的礼仪精神形成的信友团体有所增加,他们至今仍然希望保留古老的传统,即可以选择依照直到
信德年开始的当天,正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揭幕50周年纪念日,而这一年也是新编天主教要理问世20周年,此外,以新福传为主题的下届世界主教会议也要在信德年中举行。
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开幕50周年﹐教宗本笃十六世昨天10月11日﹐在与梵二开幕的同一日期、同一地点﹐在圣伯多禄广场主持隆重弥撒﹐为普世教会宣布信德年的开始。
它在天主教礼仪、教育和管治中渐渐消失,但这祗是一九六二至六五年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后众多现代化改革之一。 加拉格尔蒙席说:「也许人们把拉丁文联想到教会某种僵化特性:教会过往欠缺变通,需要更新。」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揭幕50周年和天主教要理颁布20周年的机会上开启信德年,他并沿着若望二十三世教宗的足迹到洛雷托圣母朝圣地朝圣,将这个主题与新福传密切相关的一年托付给圣母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