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老兄进教堂是为慕道来的。可我却把他当成了一个进堂找他爱人的“冷淡”教友!当时,我心里好一顿自责。那晚,我对这位棋友提出的有关信仰方面的问题,逐一认真耐心地做了解答。
一些教友说:“进堂念经参与弥撒恭敬天主,我参加劳动也是为修德立功恭敬天主”。年老有病的葛文秀老人看到大家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感慨地说:“真令人感动,令人羡慕。”
信德书报也让我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家12口人已有11人领了洗,主日瞻礼罢工进堂,已成了我们家的家风。主日瞻礼,全家人都用电话互相提醒,分别在各自所在的北京、天津、吴桥、湖南郴州进堂参与弥撒。
病人进死亡接受期,也往往进入了信仰回归期,通过信仰理念的恢复或建立,减轻恐惧、不安、焦虑、埋怨、牵挂、失望等心理,令其安心、坦然地对未来世界充满希望及信心。
宝昌堂区教友非常重视炼灵月和追思已亡瞻礼,好多平时忙于工作没时间进堂的亡者子女,在炼灵月都设法进堂参与弥撒,追念亲人。
这些年来,堂区信仰生活充实活跃,有声有色,教友人数逐年递增,由开放初期只有27人进堂,到现在的大瞻礼进堂的约有2000人。
清晨的西安南堂圣堂院内清风徐徐、树叶婆娑,在郁郁葱葱的圣堂院落东侧,游行队伍整齐列队,7:30分,进堂仪式开始,吊炉为前导,后面依次是十字、蜡杆、福音、病人圣油、候洗圣油、圣化圣油、读经员、修士、修女、
谦逊是他谈的第一件事,仿佛在说:『这是我教宗牧职的进堂咏。』这有点是贯穿他训导的主轴,从他担任主教时便是如此。
有一教友常年不进堂,宗教活动概不介入,我动员他看“信德”,现在也开始进堂了。他对我说:“过去教会道理我什么也不知道,现在看了“信德”,懂了好多道理,心里明白了许多。”
论文化我好歹也是个大学生,而岳母只是在小时候上过两年私塾,比文盲稍好一些;主日天一般我都要和爱人进堂参与弥撒,还经常参加圣经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而岳母则由于年龄大、体弱多病的原因,进堂望弥撒的次数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