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活节前,他讲解了智慧。这一次教宗谈聪敏。 为了解生活上的事物,我们运用智力;为理解天主的事,我们则需要聪敏。前者是人的天资,后者是圣神的恩典。教宗区分智力与聪敏的不同。
在讲道中,主祭神父给教友们讲"耶稣在十字架上,把圣母玛利亚托付给若望宗徒,耶稣复活后,圣母及宗徒们经常聚在一起祈祷"要求教友们效法圣母的榜样,多多祈祷。
耶稣在他复活的那天,来到最后晚餐厅,问候门徒们说:‘愿你们平安。你们领受圣神吧’。耶稣的平安就是一个位格,一份大礼。当圣神居住在我们心中时,无人能夺走我们的平安!
’ 说到这里,教宗提出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耶稣复活以后,祂的身体发光,极为美丽,没有鞭打留下的青肿痕迹,没有伤痕,全身美好。可是,祂身上却有创伤,有五伤。
复活的基督藉着祂的逾越奥迹已经居于历史,而教会,由共融与和平的圣事所构筑的教会,通过传播仁爱福音的宣讲,彰显天主的拯救计划。因此,宿务圣体大会将探讨圣体与使命的关系。
它也同样是可以加强我们对永生与复活的信仰和期望的节日,提醒我们努力保持纯洁无罪,善度此生。本日礼仪最显著的特点是每位司铎可为炼灵举行三台弥撒(惯例每天一台)。
因为主曾说过: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人,即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必永远不死。(若11:25)
耶稣在复活后,继续推进自创世以来就已预备好的国度。是天父逐渐地使万物屈伏于圣子,同时,圣子也使万物屈伏于天父。
布道中,张神父深入浅出、言简意赅为教内外朋友讲解了耶稣为何降生、受难、死亡、复活,带领大家一起诵读圣经章节,并带领大家一起祈祷,邀请大家敞开心扉、打开心门与主对话,以全新的自我恭迎耶稣圣婴降生。
这爱的答案,对人类痛苦,尤其是无辜者受苦的答案继续留在复活的基督身上,留在祂光荣的创伤上。耶稣的创伤是信德的绊脚石,但同时也是信德的确证(2014年4月27日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封圣弥撒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