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谈及在斯里兰卡的具体环境中对话与合作的迫切需要,以及许多人在内战时期遭受的苦难。今天,需要修和与合一,不可再有冲突和分裂。
他续说,罹难者更是生命的导师,「他们以自己受苦的方式担当了我们的苦,经验了耶稣的苦难,进入十字架最难的一部分,让我们深体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公告还说,教宗也不忘尼日利亚北部家庭的苦难,他已经通过当地主教团向这些家庭表达同等的关怀。
神父的罪被撤消了,但已经太晚了,由于20年的苦难和劳役的折磨,神父在几个礼拜前已经离开人世。如果凶手不把这个秘密讲出,神父也许永远要背着杀人犯的黑锅。但,这就是神父对自己牧职的忠诚,无怨且无悔。
真正感到惭愧的是,明明知道耶稣为救自己被钉十字架而流尽宝血捐躯殒命,但为纪念主的苦难、还报主的大恩,守一次大斋,少吃一口饭菜,少喝一杯茶水也觉得非常困难!
严斋月里默想耶稣的苦难,杜绝一切享乐。复活节应与耶稣同乐。将临期里,多祈祷,多克己,少分心,少享乐,为预备耶稣降来。圣诞节里,应当大欢乐。
令人感动的是太原沙沟教友张富娥78岁的老父亲和72岁的老母亲虽然年迈体弱行动不便,但却不愿乘坐自家小车而要徒步登山,体验耶稣苦难,以补赎自己和他人的罪愆。
圣地监护人皮扎巴拉神父被邀请向挤满参观的人群介绍这项展览,他提供了宝贵的个人见证:解释基于什么理由促使一个基督信徒留在中东这苦难的地区。本台访问皮扎巴拉神父,关于这项展览的意义。
教宗解释:「这首圣咏是因为敌人的仇恨而陷入极端危险之际,呼求援助的哀祷:这就是耶稣在苦难中的处境……」「对天父和对父家的热忱将导致耶稣被钉十字架:他所怀的是爱的热忱,为此而自己付出代价
当天的圣玛尔谷福音叙述耶稣谈及祂的苦难,可是门徒们却在争论他们中谁最大(谷9:30-37)。教宗方济各的弥撒讲道以这段福音为默想主题,谈到权力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