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团体的福传·团体的见证是最基本的,因为是天国的最好形象·神父要辨别团体里的各样神恩:宗徒(主教)、先知、传福音者、司牧(神父)和教师、各尽其职为建树基督的身体(弗四11)。
我们不可像那个司祭和那个肋未人那样,看到被丢在路旁半死不活的人便从旁边走过去(参阅:路十31-32)。他们心中可能说:“这不关我的事。”教宗由此省思道,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首先成了天主怜悯的对象?”
另一组不朝拜天主的人马是司祭长和民间的经师:他们向黑落德王明确指出默西亚的出生地。「他们熟知预言,并且精确引用。他们知道该去哪里,却不去」。
耶稣复活的那天早晨也是这样:士兵们看见从死者中复活的胜利,前去报告司祭,却被金钱收买,掩埋真相(参阅:玛廿八11-15)。「从耶稣复活的那天早晨,就存在这种背叛」。
这有点像古时圣殿中保存的圣火,不停地燃烧,司祭的职责是加添燃料。”教宗说:“请看,在我们的内心也该有这圣火,它持续燃烧着,没有什么东西能让它熄灭。”
接着,教宗特别讲解了若望福音第17章“大司祭的祈祷”(preghierasacerdotale),这个祈祷“包括创造和救赎的整个计划,就如祂的死亡和复活”(《天主教教理》第2746号)。
教宗在讲话中首先详述了执事的职务,说明他们应走梵二大公会议指出的康庄大道,这在《教会宪章》中尤其作出解释,即执事“所领的覆手礼,不是为作司祭,而是为服务”(29号)。
最重要的是,祂是一位司祭。这让我明白,充分履行圣职意味着为他人奉献自己的生命,为他人服务,成为一个对话和共融的人。
为培养孩子的信德和孝心以及对炼灵的关心,陕西周至教区司竹会的孩子们于11月4日在本堂神父的带领下,到墓地去追思亡者。
银禧庆典最精彩部分是「人的敬拜」环节,由贝蒂亚教区维克多.亨利.塔库尔(VictorHenryThakur)主教、伊斯兰教长沙姆斯.哈克(SamsulHaq),和印度教司祭拉杰.库马尔.潘迪(RajKumarPand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