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部海岸地区住了几十年的山浦博士,是一位71岁的天主教徒,自退休后一直从事翻译《圣经》为当地方言。
他说:「有些邦份通过反皈依法例,惩处以援助工作来改变他人信仰的天主教徒。」他续说,这使得教会极难给予援助,而又不惹来指责。
教宗承认罗马及全世界的犹太教徒和天主教徒在近几十年走过的对话行程,他希望除了神学交谈外,也要让真正和实际的相遇文化扎根。
他说:主教们发觉亚洲天主教徒的信仰生活往往是在教会内度过的,但到了日常生活上,却冒着忘记信仰的风险,一来因为他们是少数族群,二来正是因为他们被其它的宗教包围着。因此,他们冒着忘记信仰的风险。
黄守诚主教1923年7月23日生於福建省福安康厝,父母都是天主教徒。他在罗江小修院高中毕业後,进入福州大修院完成哲学和神学课程,於1949年6月26日由宗座署理牛会卿主教祝圣为司铎。
许多僧人、佛教徒、穆斯林、兴都教徒和天主教徒7月29日前往尼甘布安吉尔卡拉姆拉(Angurukaramulla)佛寺参加联署活动,徒步绕城十公里,拜访多个宗教场所,恳请众人为和睦共处的呼吁署名。
特别是与总主教区总主教范明敏枢机和辅理主教的见面,使他们对人生、信仰、日常生活与信仰之间的关系、当今越南天主教徒的状况等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
耶稣会香港区会长表示,“即使是入住利玛窦宿舍的天主教徒或青年人,都不常了解利玛窦的事迹。除了一些定期的讲座外,学会计划本年8月前往澳门,参观一套在内地巡迴展出的利玛窦展板”。
讲道中,新主教强调了天主教徒信仰不断成熟的重要性,鼓励教友积极致力于传教事业、与新教徒和佛教展开对话。新教区位于缅甸西北部、与印度接壤,以皈依基督信仰的钦族为主。80%为新教徒,仅3.6%为天主教徒。
根据历史学家黑泽曼的研究,当时的帕切利枢机,也就是以后的庇护十二世在1938年写了一封信,要求全球主教为愿意离开德国的“非亚略派天主教徒”和“皈依基督信仰的犹太人”申请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