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俗世会里的奉献身活者,意味着在天主要我们临在的时空中活出道成肉身的精神。教宗阐明,「这并不代表逃入幻想世界,而是跟耶稣一样全然分享普通人的处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家庭和邻里关系等等。
“如果我们接受那临在于世间穷人和受伤者当中等待我们的天主所带来的惊讶”,那么我们最终必会得到“惊喜”。
最后,教宗恳请圣母转祷,使我们顺从圣神的声音,并觉察到祂的临在。(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在书序中强调,圣方济各是所有人的弟兄;800年前他希望为弟兄们留下会规,“好能并肩走向同一个目标,即:拥抱并亲吻那临在于被丢弃的受苦者身上的基督”。该会规的核心是福音及其教导。
人的整体健康是耶稣选来作为显示天主以他的慈爱临近人的标志,天主的慈爱治愈人精神、灵魂和身体上的病痛。福音告诉我们耶稣是神医,所以,跟随耶稣应该是你们任何作为的基本依据”。
神父多、教友多、修女多、教堂也要多起来,这是圣神临在于教会的表现!
5月18日圣三主日,各堂口基本上都将捐款送到了临名关总堂,而总堂则在当天又于主日弥撒中号召1000多名教友进行捐献,两台弥撒中共筹得善款27737元。
耶稣以爱的临在回应痛苦,就如祂对伯多禄的岳母所做的那样,“祂俯身、握住她的手并扶她起来”。“俯身使他人站起来”。我们不要忘记,要伸出手、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耶稣托付给教会的使命”。
亦或是更相似那最临近他的人,而没有打开他们的心门和他们的生命,处于封闭中,感觉不到耶稣的临在呢?我们要问这个问题,看看我是属于哪一个团体的人?
耶稣打破了坟墓的黑暗,而永远活着:他的临在能让任何事物充满光明。和他在一起,每天都成了永恒旅途中的一站,每一个“今天”都能期待“明天”,每一个终点都成为一个新的起点,每一刻都超越局限而投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