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本笃十六世在2007年到2012年间关于纳匝肋人耶稣所撰写的三本著作,令许多人受益匪浅,其中包括学者和普通人、亲近或远离基督的人。
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要喊叫?有一天一个教授问他的学生以下的问题: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要喊叫?学生们想了很久,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因为我们丧失了冷静,所以我们会用喊叫。
成为羔羊的天主告诉我们,世界要由被钉十字架者而不是钉十字架的人而获救。天主的耐心拯救了世界,人因缺乏耐心而摧毁了世界。”“在人类走的苦路上没有人可以保持中立”这是教宗于今年4月14日圣周五所断言的。
天主创造了人,将人安置在伊甸的乐园里(创2:15)。这是一个赏心悦目的田园:象征所有天主愿意赐给我们的美好东西。
我也喜欢与服刑人谈话。我每次进入一座监狱时都会问自己:为什麽他们受苦,我却没有?在恭读了一段《玛窦福音》後,教宗在讲话中问道:上主在审判的日子将问我们什麽问题呢?
(若13:34-35)谁若愿意在你们中间成为大的,就当作你们的仆役……因为人子,不是来受服事,而是来服事人,并交出自己的性命,为大众作赎价。
隆巴尔迪神父承认,那不是专业上的艰难时刻,而是必须以一定程度的痛苦来面对,意识到在传播工作上也应不断臻於完善,以更恰当、更全面及更平静的观点回答问题,将人引向真理。
反之,封闭的祈祷使人沮丧,使人永远无法接受天主的恩典。这样的人只懂得尽义务,封闭的义务。这样的人是义务的奴隶,而不是爱的奴隶。当你成为爱的奴隶时,你是自由的!
弥撒中,陈神父说,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种生命的开始。今天我们来为老人送行,他经历了现世数十年的考验,交上了人生的答卷;如今他离开这个世界,到阿爸父那里领受永恒的生命去了。
这让人有些害怕,却是事实。门徒们因此在生活上必须追随基督。基督要受人的迫害,被拒绝、遗弃,并且死在十字架上。没有风平浪静的基督徒使命;艰苦和磨难是福传事业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