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蕴藏在基督这彻底的自我给予中,同时他也同样从人——基督徒得有完全的“接受”就如他降生接受了人性,与人同居共处,以慈爱和宽恕接纳了同胞——妇孺、罪人和外邦人,基督的接受及给予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他与人相遇
《圣经》上说,人他怎样来,也怎样去;他操劳追风,究有什么益处。(训5:15)一切功名利禄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渐渐褪色,而且终将归于乌有。我们中华民族也深谙此理。
但是,没有信仰,人的心灵和精神将不能挺胸抬头看得更远——他所能看到的只限于狭窄的地球表面,而永远看不到广阔的星空之外对于生命的意义。
对司铎身份的定位与铎职反省实质上是在问:司铎到底是谁?他的来源在哪里?为什么要有司铎?他的使命是什么?“我是善牧,善牧为羊舍掉自己的性命。佣工因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一看见狼来,便弃羊逃跑。
1、有始有终天主子耶稣基督的复活升天,是超出我们人的理智和经验的,同时,也是我们人内心的期盼。我们惊喜于天主子降生成人来教导我们,帮助我们,然而,我们更渴望祂带领我们升天,进入天堂。
耶稣「总是谦卑地教导人」,并劝诫祂的门徒们说:「你们中最大的,要成为最小的;为首领的,要成为服事人的」(路廿二26);法利塞人则自以为是权贵。
在圣神的启发下,保禄知道他们并非是‘一夥的’,他们中的撒杜塞人不相信复活,而法利塞人却相信复活。保禄想从那个时刻摆脱出去,遂在公议会中喊说:‘诸位仁人弟兄!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即教化人,塑造人,陶冶人。
鼎鼎有名的义人、圣人、先知施洗若翰,居然被一个连姓名都没留下的跳舞女子要去了人头。看来这世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从来就是这么惨烈与荒诞。几个人动了几下邪念,就毫不费力地砍下无辜义人施洗若翰的头。
问:就如您说的,或许不存在宗教层面的问题,然而却有种族层面,即泰米尔人和僧伽罗人之间的问题……答:我们曾有的问题,目前仍存在的民族问题,不是种族问题,不是人民之间的问题,而是政府和反政府组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