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这是因为天主子民蒙召首先去朝拜、祈祷、前行、朝圣、补赎,并在其中体会到上主赐给我们的平安和喜乐。」接着,教宗指出,这次朝圣旅途提供了回溯「根基」的机会。
教宗引用旧约《德训篇》(参阅:德三3-16)的话说:“孝敬父亲的人必能补赎罪恶;孝敬母亲的人,就如积蓄珍宝的人。背弃父亲的形同亵圣;激怒母亲的,已为上主所诅咒。”
关于修和圣事,教宗请主教们在自己的教区中从事忏悔补赎的牧灵工作,鼓励教友们办个别告解,他也请神父们做勤奋的听告解者,并严格遵守集体赦罪的法规,因为集体赦罪是在额外的情况下进行的。
不幸中的万幸,就是天主没有因病结束我的生命,还给我留下了悔罪做补赎的机会,所以我更该珍惜这非常宝贵的时机。
保禄六世教宗于1967年1月1日颁布《有关大赦的教导》宗座宪令,废除了以日、月、年来计算做补赎持续的时间,如今的大赦只有限大赦和全大赦。
他除了讲解四旬期内,教友当按教会要求悔改、补赎、更新、爱德外,还以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为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天主教要理中家的理念,人们回家的盼望;以及家庭和教会发展的关系、和社会和谐的关系、和国家繁荣的关系
人类正义是有缺陷的,执行死刑剥夺了被审判者恢复其造成的毁坏的机会,剥夺了人藉着告解表明自己内心悔改的机会,剥夺了人悔悟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可以将人引向忏悔与补赎,从而与慈悲之爱和医者天主相遇。
你去,为她做补赎!然后,如果有需要的话,同那人交谈,好能弥补问题。保禄是个大罪人,他自己说:‘我原先是个亵渎者,迫害者和施暴者。但是,我蒙受了怜悯’。
古今中外,普天下凡有血肉之人死后都盼望灵魂升入天堂,但升入天堂是要付出代价的,故此,历代祖辈都劝勉人生在世,要做积德行善、求赦补赎、躲避罪恶、戒立恶表、进修谦逊之德、乐善好施、忍耐克制等悦乐天主之事宜。
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大罪人,所受的苦乃是“罪有应得”,正好可以作为自己往失的补赎,同时更能相似耶稣,因此愿意继续为主受苦,甚至为主牺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