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须防备掺杂虚假(格后2:17,伯前2:2)。 4.须细心预备配合。 5.需要时下苦药(依58:1,希12:12,宗20:37)。
当圣人看到曾美艳一时的皇后死后竟是尸身腐烂,恶臭难闻,顿悟世事虚假,即萌弃俗之念,于是离开仕途进入耶稣会修道,后来成为精修圣人。让我们留心耶稣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的召请,然后义无反顾地回应他。
信仰对于生命就是这样一个高度,你若没有内心的纯净、良知的反省和顿悟,谈信仰就是虚假的,就是一次亵渎。我们离真正的信仰究竟有多远?
我们对自己生活中曾做过渺小、虚假和破坏性的行为深感惭愧,为此我们表明,决心弃绝思言行为的恶习。最后,我们为自己和为他人的基本需要,求天主眷顾,祈求让世界能忠于天主的圣言,并祈求获得来世的永生。
「如此关键的认识敦促人们不要把工具妖魔化,却要尽量发挥分辨能力」,对所传播的内容负起责任,「同心协力监管虚假消息,揭穿它们的真面目」。「我们众人蒙召成为真理的见证人:走出去查看现况,并且分享」。
以提醒人们领悟:世界的虚假,当热心事主,切莫迟疑!这次2007年朝圣时,我特地询问墓园状况,承告在这35年苦修期间,他已让地达八处。由此推算神父的预定地,应是墓园中第三列第四位,未知其然乎?
但对那些不肯放弃虚假生活的人来说,即使基督的来临也不算是福音;他们就像仆人们把主人的信任看作好像对他们的试探一样(参阅玛25:14-28)。
人类所有的罪恶都有“原罪”的类似性:被诱惑去选择虚假的圣善,自己想成为“善本身”(就是天主);犯罪后羞愧害怕,互相指责!
上主,请除去我们那些虚假的安宁,并在我们那总是太满的‘马槽’里放入一大把刺。请在我们心灵深处植入一些对其他事物的渴望”(亚历山德罗·普龙扎托,《圣诞九日敬礼》)。渴望其他的事物。不要静止不动。
教宗在讲道中指出:“暴风雨揭穿了我们的脆弱,叫人看到我们日常行程、计划、习惯和优先事项中虚假而肤浅的安全感……我们贪婪地赚钱,任由凡俗事物来吞噬我们,任由仓皇匆促来困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