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曾向辅祭班儿童说:“你们就像耶稣的十二位宗徒一样,帮助耶稣在人生各种环境中分施圣体”。
贝凯蒂教授说:“不仅可能,而且已经在一些企业和环境中实现了。只需给予企业活动一个高尚的社会目标,工人们的工作便不再仅仅为经济,而且也有内在的动机。这些内在的动机是不可违背的。
答:知道耐心和怀着信德等待,看到她在自己子女和自己的环境中撒下的和平种子结出的果实在成长。
神父宿舍楼盖起来了,修女楼也盖起来了,98年,修生们都搬到了新建的教区备修院,有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和灵修的环境。尤其是期盼已久的主教座堂也在积极筹建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友们就不会顶着烈日过瞻礼了!
正如先教宗保禄六世在《民族发展》通谕中写道的,“传教士们在各地本着尊重地方文化及环境的原则推动发展,并继续这一努力”。而且,四十年来,“这是唯一能够使非洲人民摆脱饥荒和疾病奴役”的方式。
所有这些都使得“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上的团结互助”变得困难,也难以使“更具人性的经济”立足,这种经济不仅顾及“对即时渴望的满足”,也著眼于“子孙后代的福祉”。
玛丽亚之家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如家庭般的环境,修复她们作为人类的尊严。大部分女孩是被遗弃、孤儿或单亲家庭,几乎所有人都是流落街头,其家庭背景均是极其贫困或来自贫民窟」。
不仅如此,他还提醒我们“一个基督徒在任何环境中都应做基督徒”。他的信德见证是对所有基督徒的一项鼓励。
他说:“时代在变,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常常不知道在新的环境中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提到关于如何处理司铎身份危机时,教宗指出对照福音中圣史路加对圣若翰洗者和耶稣基督生活的描述。
教宗援引《你们欢喜踊跃吧》宗座劝谕的教导,指出团体生活“都是由许多日常琐事组成”,“当团体重视那些体现爱的琐事,而且其成员彼此照顾,构成一个开放和符合福音精神的环境,这就是复活基督临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