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十二35)教宗在念经前阐明,福音所指的装束意指朝圣者的态度。教宗解释道:「这意味著别在舒适安全的居所扎根,却要怀著朴实而信赖的心依靠天主的圣意,祂带领我们走向下一个目的地。
(路十二49)教宗由此指出,我们不能再推迟为福音作的选择,却要放弃「各种懒散、冷淡、漠不关心和自我封闭的态度,以领受天主的爱火」。耶稣「召叫我们在世界上传扬这爱火,我们因此被认作是祂真正的门徒。
提到第二个行动纲领「陪伴与祈祷」,教宗指出,一个人若不在天主内扎根(参阅:路十38-42),却只是汲汲营营于有关天主的众多事务,他早晚会在旅途中失去天主。
祂不仅在这个场合哭泣,祂也曾为耶路撒冷哀哭(参阅:路十九41),在橄榄园里流泪(参阅:路廿二43-44);「然而,耶稣始终为爱而哭」。「耶稣心神感伤,难过起来。」
当天礼仪选读的福音讲述复活的主耶稣陪伴两位门徒走向厄玛乌的旅途(参阅:路廿四13-35)。在讲道中,教宗首先阐明,「基督信仰不仅是教义、处事态度或是文化习俗」。
(参阅:路十一24-26)“这些是‘彬彬有礼的魔鬼’:规规矩矩地进来,不让我发现。唯有每日进行良心省察,才能意识到它们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在家里也能迷失”的理由,就如同荡子比喻中的长子那样。
乙:张老汉,不怕烦, 养成一个好习惯, 无论脚步行到哪, 路中石头看不惯, 弯下腰来用手拣, 抬起脚来踢一边, 为的是行人多方便, 前行的路上无阻拦。合:老人为主多发光, 愿老人长寿又安康。
只有走向天主的路才值得人走。也只有走通往造物主的路,人灵才能够找到平安。英国圣公会的领导人威廉斯总主教认为“充满信心的朝圣旅行”是今天人们所迫切需要的。
怀着耐心、谦虚、爱德、真理和心胸的开放,这条该走的路将会变得不那么困难,尤其当我们都深信基督的每位门徒都蒙召叫走同一条路,并乐意让天主圣神来引导的时候,这条路走起来将更为容易”。
在奶奶去世前的一段日子,二姐因生小孩儿把母亲接了去,奶奶看不到母亲,像个调皮的小孩子一样就是不吃饭,没有办法,都到了点灯时分,哥哥又从三十里路之外的姐姐家把母亲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