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二战结束之际,菲利普亲王「致力于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大不列颠」;而在国家重生后,他才开始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大众关注环境议题以前就已投入其中。
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时常活在恩宠状态中,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及一切知识,用立体的人生观使信仰与生活整合,提高自我的综合素质,促进“全人”的发展,为一个大同的世界和更丰盛的生命而做地盐、世光,致力投身福传工作,特别要关注周边弱势群体的需要
这次为中国灾区的爱心奉献,海内外教会捐献范围之广、捐款数量之大、捐献者与受关注之多,在中国天主教史上都创造了新的奇迹。
现任教皇本笃十六对中国始终非常关注,两年前他曾给中国人民写过公开信,在信中他表达了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与情感,这两年来,他的这种关注是与日俱增的。
相反地,郊区很少得到市政府的关注和照顾,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服务。
当地神父也正致力于关注和关怀打工教友的信仰生活,帮助其在外地同样保持对信仰的热情。类似这样的堂区,全国各地还有不少。面对这样的现实,针对这样的状况,教会是如何对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信仰生活给予关注的呢?
在筹备过程中,深思基督徒合一祈祷周的意义时,决定关注在印度和教会中都处于极度不公不义境遇中的达利人(Dalit,贱民)。为寻求明显可见的合一,不能不提到废除种姓制度,以及最贫穷的人对合一的贡献。
教宗也请与会人士警惕,莫使牧灵工作成为杂乱的一系列活动,失却福传工作的实质或不关注人及人与天主的相遇。因此,祈祷是牧灵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宗说:牧灵工作若没有祈祷和默观生活,就绝不会深入人心。
奉节县天主教会对此次灾情也特别关注,经过多方筹资,在万州教区的大力支持下,教友们积极为灾区奉献爱心,共募集资金4万余元。
因此,必须以雪亮的眼睛予以关注:一方面我们不能因一个人的同性恋倾向而给他贴上标签;另一方面,我们得自问如何能以福音之光启发他们着实煎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