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虽未写明这妇人的名字,但龙基神父认为,这妇人代表了所有的人;她被死亡权势压垮的处境,显示出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各个时代的法利塞人将罪「放在与天主关系的中心」。
教宗呼吁道,让我们在战争带来毁坏和死亡的地方重建和平,阻止战争肿瘤的扩散;坚决反对武器扩散与贸易及其背後暗藏的阴谋,消除一切助长仇恨与暴力的势力;永不知倦地促进国家、国际组织和人道机构的合作,不但不孤立反而支援应对危机的人
用欢笑安慰悲痛者,冲淡哭泣者的哀伤;用热情,让受冷待的心灵得到温暖;用轻松分担贫困疾病者的沉重……就像那些义务献血、捐肾、捐干细胞的人杰精英,将自己旺盛的肢体毅然割舍而赠送给濒临死亡危险的痛苦生命一样
《若望福音》记载,耶稣看到玛利亚为了兄弟拉匝禄的死亡而流泪,祂也不禁流泪(十一33-35)。教宗表示,「耶稣的眼泪是治疗冷漠的一剂良药」。
教宗提到一名贪婪者的死亡。人们嘲笑他的葬礼说:「他的葬礼都给毁了。棺材阖不起来,因为这贪婪的人想带走他所拥有的一切,却带不走。」人死後,「没有人带得走自己的财富」。
教宗呼吁道:祈愿叙利亚弟兄姐妹不再被‘死亡与杀害所笼罩’,觉得没有人会帮助他们。
「天主羔羊的爱胜过罪恶和死亡,这是真正的喜讯,我们必须一同把它传给当今迷失的人」,以及还不认识耶稣善牧的人。
上主的话语具有最终的决定权,超越悲伤、压迫和不可避免的死亡。祂的话是慈悲、生命和平安的话语。有望德的人希望每天听到这样的话:‘兄弟,来,到我跟前来;姊妹,来,到我跟前来,我们永远在一起。
僵硬的思想不符合天主的圣意,因为耶稣取了我们的肉身;除非死亡,这肉身绝不是僵硬的。教宗强调:具有想象力的人不会僵化,而具有幽默感,总是享有慈悲和内心自由的甘饴。
陈神父在讲道陈神父说: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人生的中转站。我们有信仰的人认为人生终点在天父那里,我们死了都要到天父的国里一直生活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