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谈话内容刊登在《公教文明》期刊4月14日的页面上。教宗指出,本笃十六世预言了“未来的教会”:她“将变得更小、将失去许多特权、更谦卑和更真实,但为要紧的事将会找到力量。
每年追思已亡瞻礼,各地公教的墓地最忙了:既有集体纪念亡者的礼仪,也有更多个人及举家前来扫墓祈福,几乎全天造访墓地的人络绎不绝。
我们请问当时任意大利公教进行会主席的保拉‧比纳尔迪女士: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福音作见证方面与我的理想接近。教宗的温良、他与他人交往时的温和、坦率。
虽然忙碌不堪,仍然热心善度圣事的生活,并参与公教进行会的活动。年纪稍长即发现了自己献身於主的圣召。但在修会内宣发初愿之後,便开始走生命中的苦路,患了严重的肺病。随後被迫二十七年之久生活在不同的医院中。
出身公教世家的省“两会”袁主任到会表示祝贺。他说:“《箴言》报的创刊发行,是我们教区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她为教友信仰生活开辟了一块新的园地,为全省各堂口之间的互动、信息沟通起了很好的作用。”
当天在场欢迎教宗的有圣座公教教育部部长泽农枢机主教,他是这所学院的总监,还有梵蒂冈西斯汀圣堂歌咏团指挥,年高的作曲家多梅尼科‧巴尔托卢奇蒙席,以及学院院长和师生。
圣座新闻室发表公告指出:会谈在融洽气氛中进行,双方谈到圣座和格林纳达现存的良好关系,以及在面对格林纳达的挑战,尤其是青年时,天主教会在教育、社会和慈善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基督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平晔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慧林教授,香港原道文化学会会长蔡惠民神父等50多位政界、学界、教界代表将参加为期二天的研讨,一起探讨“社会变迁中的宗教研究与宗教教育
完成初中级教育后,在布克巴哲学院和达累斯萨拉姆大修道院学习神哲学。1997年11月23日在辛吉达教区晋铎。
于松强、李建华二位司铎均毕业于中南神哲学院,弥撒后于松强神父致答谢辞,他感谢天主与圣母助佑,感谢教区主教与神职弟兄姊妹的培育与一路陪伴,感谢父母的教育与善表,让他们有幸成为一名司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