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是个老教友,但以前的信仰只是表现在早晚祈祷,大瞻礼进堂上,有世俗的需求时总是向主伸手要,从不考虑灵魂的饥渴、天主的意旨,更不想做什么奉献。
记得十余年前刚进教时,觉得复活、升天,都是些神活传说,并非真有其事。后来得知一些老教友对耶稣复活也将信将疑,不敢理直气壮的肯定。后来揣摩福音渐渐感到耶稣复活是真真切切、确确凿凿的事实,并非空穴来风。
最好有不同的时间段以方便慕道者择时参加。(比如:主日上午和周一晚上。)传道员们精心制作的邀请函一、广告效应我们属新建堂口,教堂没有明显的标记。通过这次发函首先增加了教堂的知名度。
学员们感谢教区、堂区神长及主内兄弟姐妹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感谢两年中家人给予的极大理解和支持,他们默默承担了每个周末应有的家务。
教宗在给中国教友的信中表示,「我鼓励你们在庆祝时重申你们在我们的主耶稣内的信仰共融和对教宗的忠诚,为使你们之间的合一日益更深和更明显而祈祷。
欧洲大陆敬礼圣母玛利亚的教堂比比皆是,耳熟能详的有罗马的圣母雪地圣殿、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德国的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莫斯科的圣母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等,追溯建造历史,石柱圣母教堂被誉为第一座圣母堂,是因为在圣母还在世时的首次显现
民长纪说在三更之初(思高版谓‘三更’,其实有误,应译为‘中更’才对),当哨兵换防的时候,基德红领着他那一百人来到营幕边上,吹起号角来,打破手中的罐子。
当我在反复默思这些说法时,心中涌出感悟:“怎么能说三千多人没经过慕道期的培训呢?耶稣传教三年,附近各地有谁不知道有关他的事迹呢?”是啊!
依稀记得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印刷的。但记载印刷年份的那页残破的黄纸,不知何时没了踪影。确实的年代也就无从知晓了。
是的,当我上手术台时,我一点都不害怕,我把一切交托给无玷圣母玛利亚。我的手术很顺利,我从“战场”下来,面对受伤的痛苦,教友们已安排好每天给我送来吃的用的,有肉鸽、黑鱼等菜,还有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