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一生饱读诗书,文学功底深厚,喜爱著文和翻译,《爱的呼声》、《退思恳言》、《小牧童》、《圣母小故事》、《圣龛中的呼声》、《师母篇》等脍炙人口通俗易懂之书籍,皆出于其笔之下。
送什么呢?我想了很久,钢笔、文曲星等学习用品不一定合她的心意;洋娃娃、绒布小动物之类的东西,又太小儿科了,于是,我决定探探女儿的口气,了解一下她最想得到什么。
那位好心的青年叫常荣天,出生于一个信教世家,自幼虔诚事主,爱人为怀。他为解除人们的病痛,立志作一名医生,正就读于医科大学。常荣天一夜难眠,早早起来询问,才知道此院是“造反司令部”的一个专政机构。
柳建林神父热情地给他们端水果、送茶水,安排吃住,嘘寒问暖。神父亲切的说:原绥远教区小修道院几经变迁,原来的房舍荡然无存,无影无踪,留下的只是回忆。
潘老师以其渊博的《圣经》专业知识,有力地结合中国文化,以其《圣经》中的传承即犹太宗教文化做了详实的结合和对比,阐述了一个鲜明的主题:雅威(天主)的大爱穿越了历史的隧道和文化的各异,给予了整个人类一个被救赎的喜讯
记得当时我买了三十多张贺卡,把所有要送的亲朋好友的贺卡都送出去了,还余下一张。这张贺卡很不起眼,卡片封面只是一个简单的被冰雪覆盖的教堂,看上去有些朦胧。
有个教友比较贫困,孩子们小不懂事,常常跑到别人家看电视,让该教友很苦恼,母亲知道后,就把自家的一台电视机送给了他。而对于教堂的建设,她更是不惜钱物。母亲的一生,是泛爱众人的一生。母亲是个热心肠。
这样,他把自己的心愿献给天主,天主把祝福送给他和他的家人,同时我们又传播了福音,美不胜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一边是长辈们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渴望儿孙团聚,一边是未婚男女近乡情更怯,一筹莫展暗自惆怅,一年一度的“春节相亲会”又开始了,与此同时,媒体网络上涌现出大量有关婚恋问题
当时我就住进了房会长的家,初次与他们见面就如同在自己家一样,一点都没有拘束感,并且在他们夫妇二人的鼓舞下,使没有任何福传经验的我,向新教友还有他们邀请的教外朋友宣讲了教会的道理,我们临走的时候,五湖村的教友还向我们送上了他们自编自演的精彩的教会文艺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