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今天的礼仪也提供给我们耶稣所说的既光照人又令人困惑不安的话。当耶稣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的时候,有人问他说:‘主啊,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回答说:‘你们竭力由窄门而入吧!
那居住在旷野里的就是耶稣,天父派遣祂「向贫苦的人传报喜信,治疗破碎了的心灵,向俘虏宣告自由,释放狱中的囚徒,宣布上主恩慈的喜年」(依六十一1-2)。耶稣来到世上是为了还给人们尊严,使天主子女重获自由。
他的生活以圣体圣事为核心,每天花很多时间朝拜圣体、静默祈祷,感受到唯有临在于圣体内的耶稣能使自己接近很多非基督徒的弟兄姊妹。
教宗说,圣若瑟的生命是独特无二、不可重复的。对他所爱的妻子圣母玛利亚、对年轻的耶稣、对教会来说,若瑟是没有翅膀的护守天使。教会尊奉他为普世教会的主保。
群众本只是来听耶稣讲道。可是耶稣动了怜悯的心。结果他们得到了意外的收获。治好了他们的病人、且请他们饱享美味。亲爱的,这无疑在告诉我们,你们当先求天主的国,其它的天父自会加给你们。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1月3日上午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殿主持追思已亡弥撒,追念过去一年当中去世的枢机和主教们。他引述圣马尔谷福音,强调我们基督徒都受邀来到耶稣的空墓前寻找答案,触摸信德的磐石。
亚尔斯的本堂神父———一位单纯而又极为谦卑的牧人。许多人蜂拥到他那里去的时候,他们“在这个人的身上看到了天主。”
她夸你是一个勤快、坚强的姐姐,并向我咨询有关保健的问题。大姐,我不能说我是一个抗癌明星,人家抗癌明星有活几十年的,况且,我婆婆六十岁也患癌,九十岁时临终,并没有死于癌症,是小脑萎缩,寿终正寝。
当天礼仪选读的福音讲述耶稣对群众的斥责:群众欢喜地聆听耶稣的教导后,耶稣行了增饼的奇迹,让跟随祂的民众得以果腹。人们于是改变心思,有意拥立耶稣为王,因此耶稣独自退避。群众发现耶稣离开后,追赶上来。
针对这一点,教宗方济各把信友分成三类:第一类是信赖且一生一世追随天主的许诺的基督徒;第二类是信仰生活停摆不动的基督徒;第三类是坚信自己有所长进,却只从事「生存的观光旅游」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