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今世界,充斥着一种强烈的文化,即“推崇违背吾主耶稣基督所善度和宣讲的思想及价值观”。在这样的世界中,福音价值观再次逆反文化潮流。
圣方济各在派遣他的弟兄们出外宣讲之前,多次对他说,‘你们凭著见证去宣讲福音,如有必要,也用言语’,即把见证放在第一位。”
教宗强调,“宣讲福音是教会生活的重大准则”。“宣讲福音就是活出奉献,一直见证到底,就是对一切人成为一切,施予爱直至殉道为止……。
如今这种情况不复存在,“尚未接受福音宣讲的人民并非只生活在西方大陆之外,而是处处存在,尤其在都市大量集中的地区,它们本身就需要一种特定的牧灵服务”。
这本新书一共收集了53篇教宗方济各清晨弥撒的讲道,其中有一些新词汇,例如“忙碌主义”、“信口开河的宣讲”,或者“僵硬的心灵”等。这些表达是教宗方济各的沟通策略,还是牧人愿意让信友们容易了解的直白表露?
枢机指出,“你们所宣讲的只能是生命的话语。在劝告之前,总应宣讲救恩的美好”。司铎应做“慈悲的使者”,乐于帮助“弟兄姐妹与天主修和”。帕罗林枢机的第二个建议乃是重视简单的价值。
耶稣在村子里宣讲时,亲身体验到这一点:智慧和明达的人心存疑虑、自我封闭、有所盘算,但是小孩子却向讯息敞开、予以接纳。这必然是天主的旨意,耶稣为此欢欣鼓舞。
教宗口中的人物是圣富高(CharlesdeFoucauld),他为宣讲福音的热忱作了见证,对每一个人都态度温和、寻求对话、亲切关怀。
癞病人获得了痊愈,耶稣却不让他到处宣讲,目的是怕更多的人为治病而阻碍了他的传教工作。可癞病人却未听从,因为天主在他身上施予的恩惠,使他不得不大肆宣扬天主的名号,光荣天主在人间普施的救恩。
教宗强调在司铎年中我们再次感到人接受权柄以天主之名大力宣讲宽恕的话语,以此能够改变世界及生命,这是多么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