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祝圣已婚成熟男性为司铎的提案,科特尔主教说,大会「每天持续讨论圣事性的主题」,「我们正在探讨如何培育人员,让他们能抵达偏远至极的团体」。教会在泛亚马逊地区必须应对的种种挑战也包括移民问题。
主教语重心长地勉励神父们:“历史的重担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教区如何发展,以后的路怎么走,就靠我们这一代了。我们被天主召选,既是福气,也是责任,是使命。
因此,我们必须「以高瞻远瞩的视野,思索如何最有效地促进人类大家庭所有成员的整体发展」,并且在教育和文化中心养成这种视野,培育政治、科学和经济人才,让他们能作出负责任的决定。
教宗说:“每个时代的人,包括我们在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此尘世的旅途结束之后,我们的生命将会如何?它会归于虚无,属于死亡吗?”
受访的教友无不感动,在一间低矮的小房子里,一生无儿无女的87岁高龄的老人,看到三位神父来到面前,激动的眼含泪花,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感动。
赵神父还告诉信德网:“由于直接跟武汉联系不方便,也没有熟识之人,不知如何把善款送到需要的地方。后来看到很多教区、堂区都通过进德公益传递爱心。于是我们也决定借此桥梁,把教友们的善款带给有需要的人。”
在《愿祢受赞颂》通谕颁布5周年之际,国际上也有两个与应对环境危机有关的重要事件:一是,各国须在今年内宣布该国为实现“巴黎气候协定”所制定的目标,二是,联合国将举行生物多样化大会,讨论如何保护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地区和物种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拥有一颗懂得如何‘观察’社会的创伤和积极仁爱创造性的双手。看的心、做的手,是两个最重要的基本要数,如此这样,仁爱慈善行动才能始终富有成果。”
在疫情大流行的几个月中,就信仰实践生活与圣所空间的关系,如何重新评估信友的行为?
岘港修女院院长玛利亚修女(MaryNguyenThiLoi)日前向天亚社讲述了修女们如何探访麻风病患,为他们带去援助和安慰,或者把他们送去医院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