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接触“信德”是在1992年夏天,我参加了由唐山主教府主办的要理学习班,那年我15岁。刘景和主教给我们拿来好几期的“信德”,让我们在休息的时候看看。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阐述了逾越节三日庆典与慈悲的关系,强调基督在世的最後3天完全彰显了祂的慈悲大爱。教宗邀请教会在静默中善度这段礼仪时期,以圣母玛利亚毫无疑惑的信德等待基督的复活。
教宗提到圣斐理伯内利的一则有名轶事:当时有一名妇人对别人说三道四,圣人要这名妇人做的补赎是拔一只鸡的毛,撒在整个社区,然後再把鸡毛收拾乾净。这妇人遂惊呼:「这不可能」。圣人答道:「说三道四也是如此。」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以加纳婚宴的奇迹为题材,讲述了耶稣所行的第一个慈悲神迹。教宗强调,加纳婚宴的奇迹表明了基督与教会及门徒们彼此相爱,基督徒应聆听并活出圣言。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回顾了他刚结束的波兰牧灵访问和世青节活动。他强调,在一个遭受战争和暴力伤害的世界上,世青节的青年们成了建立在友爱基础上的希望标记。
我们必须以慈悲的观点来解读耶稣的回答,理解救恩的窄门。「它是一扇窄门不是因为它压抑人,而是因为它要求我们收敛并克制自己的傲慢和恐惧,好能怀着谦卑与信赖向天主敞开心胸,承认自己是罪人,需要祂的宽恕。
在讲授要理时,教宗表示天主的慈悲从来不是一个好想法,而是让人们,特别是让穷人看到天主之爱的具体行动。教宗方济各怀着慈爱和感谢之情拥抱这些来自世界各地、属於不同教会组织的义工。
他在要理讲授中强调,基督宽恕我们,祂在十字架上赐予我们救恩;教会是所有人的教会,无论好人或坏人。天主赐予所有的人救恩,无论好人或坏人,健康或受苦的人都能蒙受祂的恩宠与慈悲。
他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新约圣经》的天主慈悲。教宗指出,在朝生暮死的生活模式面前,一个赤身露体的男人、女人或儿童的处境向我们发出质问,要求我们给饥饿者食物吃,给口渴者水喝。
11月是教会特定的炼灵月,也是礼仪年的最后一个月,恰巧,也是今年慈悲禧年的最后一个月,在进入这个特殊的月份之始,令教会安排的两个节日诸圣瞻礼和追思已亡瞻礼更具深意,诸圣相通功的信理再显天主的慈悲与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