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时候,能让我们超越极限的力量,不是名利,不是财富,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是,而是在血管里涌动的,一次次漫过心底的爱!
教宗告诉他们:教会受到俗化的威胁,必须加强科学与信仰的对话,提醒人们追求生命中更高的价值。今天的社会对俗化和世俗性经常纠缠不清。
(谷12:30-31)这不仅是诫命,更是我们灵修生命的泉源与目的。今天,让我们一同默想这爱天主爱人的真谛,并如何将它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的信仰不只停留于口头,更能体现在我们生命的每个面向。
信德网据梵蒂冈电台讯7月25日是保禄六世教宗颁布《人类生命》通谕40周年纪念日。圣座生命科学院院长兼任圣座拉特朗大学校长的里诺•菲西凯拉总主教就这道通谕的意义和现实性,发表了讲话。
阿科斯塔最后表示:“圣体、圣事、颂扬,以及邀请人们明白生命的食粮、保护脆弱生命的目的和奥秘。此时,地球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
如果把生命的健康比作1,那么,权势、名誉、地位、金钱、美色等等人世间的一切皆为1后面的0,而离开了1,一切就全归于0。也就是说当我们连生命都不能享用了,还能享用什么呢?可见健康应该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生命是需要受到保护的恩典,是「所有其它恩典和权利的源泉」。「我们绝不能抛弃信念,也要给犯罪者提供忏悔的机会」。
本文拟分两个部分:一、从理解信仰到担当信仰;二、综合反省:基督是我们生命的中心。
信德网据公教报讯天主教赎世主会会士陈民安神父(C.Axelrod)于十一月九号,在香港教区中心发表著作《生命的启航》中文版,希望借着他克服视听障碍的经验,勉励伤残人士积极面对人生。
同时,笔者也深深觉得在这些新教友的生命里一定有着鲜为人知的与主碰撞的深刻经验,怀着这样的渴望拨通了石室堂区慕道班办公室的电话,接电话的彭修女告诉笔者说:“你想的没错,我一直在做慕道工作,这些慕道班的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