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世界仍处于疫情的"控制下","战争和冲突的声响"在放大,武器的生产也比"冷战"时期增加,气候变化、饥饿和饥渴的现象更加严重,但仍可建立
为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受害者祈祷除了暴力和冲突的受害者之外,教宗也惦记著忍受粮食不安全和气候变化后果的人,例如非洲广大地区干旱和饥荒的灾民。
关于维护生态环境问题,教宗指出人类至今难于取得协议,几个星期前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世界气候变化会议,因为有关国家基于政治和经济考量,使得会议无法达致预期的成果。
她说,穷人“有许多面容”:遭排斥者、移民、气候变化的受害者,还有妇女和修女,她们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区被视为“二等公民”。皮雷斯女士解释说,她们该当“受到保护,免遭侵犯”。
贝尔格里奥教宗将近12年的宗座牧职及其关键主题,似乎浓缩在这12天的旅行中,也就是:宗教对话与和睦共处、社会修和、气候变化及其毁灭性后果,以及在经济成长和科技发达与各民族人性、社会和灵性的发展之间的平衡
“他们遭遇人道主义危机的主因是武装冲突和恐怖主义的祸患,而且此危机在气候变化的破坏性效果下不断恶化”。教宗也牵挂着非洲之角各国的人民,为他们“呼求和平、和谐与友爱之恩”。
第一章:那在我们家园发生的事通谕第一章列出生态危机的各种现况: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一个严重影响环境、社会、经济、资源分配及政治的总体问题,是人类目前面对的首要挑战之一(25)。
经济危机、武装冲突、气候变化迫使很多人移民他乡。然而,移民不是新现象,它属於人类历史。有人认为移民现象只出现在我们的时代,这是对历史的无知。我们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多个移民的例子。我们可以想想亚巴郎。
希梵两国的合作建立在“对于事关全球利益的当今诸多挑战的共同认知之上,例如移民、气候变化及其后果,以及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
教宗告诫,环境问题的警讯是从亚马逊地区传出的,那里有砍伐森林、缺少氧气供应和气候变化的问题,如此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灭绝”,会“毁灭大地母亲”。他说,“我们必须记住这一点:要对大地母亲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