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中有两位教外朋友领洗,其中有一位是本报第258期“拣到钱包之后”一文中被抢去财物又被教友拣到的张兰芳的女儿,她正在某大学就读。
其中还有基督教信友和教外朋友。有一位名叫张富祥的教外朋友,他每天按时来堂里学习,并自费买了《牧灵圣经》。在课堂上,他与教友们一同学习、朗读、分享圣经,并踊跃发言。
由郝立群神父组织的葡萄园舞蹈队,为在场的教内外朋友献上了优美的舞蹈和传教员精彩的讲道。随后,高抬耶稣圣心像,举行了隆重的游行活动,并在大孙庄耶稣圣心堂举行隆重的感恩圣祭,把中华献于耶稣圣心。
这让我想起了前年圣诞节前夕,我也是站在长长的队伍中等候告解,我的前面也不止一次出现过插队办告解的行为,我觉得这和社会上在车站插队买票、在超市插队结账、坐公交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一样,都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倘若圣堂内有教外朋友
因为还要走回工厂,所以就只能用两三分钟跟主说话:主,我只是进来一下告诉你,自从我们彼此认识,彼此做朋友之后,我很开心,自从你把我的罪洗净了,我很安心。
不要提报仇,我们要为基督作证,有机会的话用信仰感化他,没准还能成为朋友呢!这能成吗?我一肚子的怀疑。母亲接着说:人心都是肉长的,石头暖三天还有个热乎气呢!何况是人呢!你试试就知道了。
这期间,其实也有一位朋友想带他去教会,但别人一提耶稣他就抗拒。可是这位朋友丝毫不沮丧:我拒绝了他几个月,但他就像耶稣,每天致电我。后来,一次经历彻底改变了李南星的心态。
一天,朋友面带惆怅地对我说:“我实在无法去爱张三!耶稣要我们爱仇人,但我已使出了浑身解数,可就是做不到。他曾那样对待我;一看见他,我就有气。无论如何,我都没有办法去爱这样坏的一个仇人。
在南堂广场的东南角,还搭建了一株高大挺拔的圣诞树,一扇写有普天同庆耶稣圣诞的红色气模彩虹门醒目矗立在圣堂门外,成为五星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诸多教外朋友前来驻足观看。
基督说:“人若为自己的朋友舍掉性命,再没有比这更大的爱情了。”(若十五:13)我想这句话很好地揭示了爱的真义。“为朋友”显然是为了朋友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