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堂区会长代表发言环节,各堂区会长本着对教会的爱护和重担分享了本堂区的现状及不足,互通有无,对各堂区发展有了不少借鉴意义。
神父在本次的讲座中,首先为大家讲解了最后晚餐像的起源发展历史、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在圣像中所表达的神学意义。从最后晚餐到弥撒中圣体圣事的过渡,引出弥撒的使用空间——教堂。
圣人的精神如果不能被活着的人们继承下来发扬光大,那么,一切看似热心的活动都将失去意义。圣人不是梯子,让我们靠着他们往上爬,而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需要我们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前行。
本次座谈会的意义重大且及时,总结为以下几点:1、回忆思高圣经出版的起源、印刷过程及历史沿革,展示了相关方面教会团体和个人的大力支持,为牧灵和福传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分享会由三原教区苏圣意神父主持,来自山东济宁的孙建波神父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敬礼耶稣圣心的目的和意义。吉林教区的张淑清、宋文珍姊妹向教友们分享了敬礼耶稣圣心的见证和感想。
她对基督的信赖,在这个满是殉道者和到处都充满对基督徒暴力的印度教会中有着深刻的意义枢机强调说,在人们讨论生命的神圣性,病人和残疾人的权利,堕胎合法化和安乐死的今天,亚尔丰撒修女的列品应该让人们去反思生命的真正的意义
最后,教宗强调,对真理的酷爱可促使人们收敛心神,领悟生命的深刻意义。人对生命意义的渴求应该导向耶稣基督,他是天主圣言,并要求被人们接纳,成为真理永不枯竭的泉源。
弥撒结束后,读经员和二位神父合影留念 朱君神父在弥撒讲道中重申了圣言宣读的意义,读经员宣读圣经是一种责任,也是圣神的召唤。
这样做会有它正面的意义。我们对科技能够提供我们的具有好感,因为这也可以令我们得以满足人们某个程度的灵性需要,有些人虽然不进圣堂,却对天主有极深刻的怀念。
主题为被天主召叫成为院长:意义、使命、挑战、方向。联合培训旨在强调院长是修道团体成长的关键人物。而院长也有人性局限,需要彼此扶持、相互提点、看到修会间资源共享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