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伦蒂诺神父表示,真福八端是耶稣自己的面容和生活,教会应向圣母玛利亚学习怜悯、温柔和关心,这是每个人不言而喻的渴求。
作为人,他心生怜悯,作为人,他开始想办法让年轻人成长,让他们成熟。这是人的道路。然后,他也有勇气以天主的眼光看待,他去求天主说:这是不公平的!面对这状况该如何做呢?
此外,教宗也勉励她们「踏上世界的道路」,怀著默观和怜悯的目光看待那些「渴求」福音喜讯的今日男女。
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自我,走向耶稣、有怜悯的情怀和举动,要在天主面前作出重大决定。当天礼仪选读的《若望福音》记述了耶稣对群众说的话语,“到我这里来的,我必不把他抛弃于外”(六37)。
就算他能与天主面对面交谈,他仍然是百姓的朋友,怜悯他们犯了罪、陷入试探,怜悯他们突然怀念起过去在埃及为奴的时光。尽管梅瑟身居高位,但他始终与穷人为伍,继续信赖天主是旅程中的天路行粮。
教宗说,天主的风格以3个词为特征:亲近、怜悯和温柔,新司铎们应效法这个风格。教宗特别解释了亲近,指出在祈祷、圣事和弥撒中,应亲近天主;在弟兄和子民当中,应亲近主教。要“与上主交谈,接近上主”。
教宗敦促司铎们效法耶稣善牧的“风格”:即“亲近、怜悯与温柔”的风格。教宗在结束讲话时敦促主教和司铎们扪心自问:“我是如何身体力行这些亲近的关系?
这就是天主的心:他一直宽恕因为他是怜悯人的。我们不要忘记天主是如何样的:他亲近人,怜悯人和温和的;天主的本质是这样的。不过,这个被宽免了债后的仆人,没有对那欠他一百德纳的同伴、施予一些慈悲。
她指出:“在修会生活中,神能转化为怜悯,而富于怜悯精神的传教使命必须源自我们的默观。”她亦认为,修女必须让奥秘与先知的力量注入礼仪、牧职、培育计划及日常生活。
爱越深,责任也就越多、越重,甚至会达到忘我的地步,始终为被爱者着想,就像耶稣基督一样,不仅宽恕怜悯罪人牺牲自己,也甘愿替罪人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