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自从先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时代,芬兰代表团为了圣亨利瞻礼而前来罗马和梵蒂冈拜访的活动,已经成了天主教和芬兰誓反教路德派进行成果丰硕的大公合一对话的机会。
神长们表示,一个拥有圣职的教会需要更好地表达和重视平信徒的特恩,透过这些特恩彰显走出去和远离教权主义的教会面容。
此外,大公运动背景下的铎职也是本周讨论的主要内容。传教意味着与全体基督信徒共同完成、共同承担,从而避免重演历史上的分裂。这也是现代大公运动思想所阐述的,其根源可追溯到1910年爱丁堡国际传教大会。
此次研习会为两岸三地教会的学者及神长首次聚集一堂共同以梵二为主题展开研讨,港台及海外熟悉和讲授梵二文献的教会学者以大公会议的数部宪章与法令为基础,就梵二对教会、礼仪、灵修、圣经、平信徒、教区发展、司铎培育等主题发表演讲
皮罗尼奥枢机教宗方济各11月8日在接见圣座封圣部部长塞梅拉罗枢机时,授权该部会颁布法令,册封阿根廷的皮罗尼奥(EduardoPironio)枢机为真福,同时承认三位天主忠仆及婢女的英勇圣德,宣布他们为可敬者
教宗强调,基督徒的喜乐绝非消费主义的喜乐,而是上主的恩典。教宗指出,「圣保禄宗徒对得撒洛尼人说:『弟兄们,你们要常常喜乐。』那我们要如何喜乐呢?保禄说:『你们要不断祷告,事事感谢。』
在同样的脉络中,《天主教教理》是梵二大公会议名符其实的果实[7],并且是帮助梵二大公会议发扬光大的工具。
宗座罗马拉特朗大学为纪念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召开50周年,于3月中举办了第二期题为重读梵二文献演讲会,以教会宪章为讨论主题。
梵二大公会议以后,平信徒参与福传工作已提到议事日程,梵二大会议文献中,有宪章、法令、宣示,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在法令中就有《教友传教法令》的论述,《法令》强调“教友从事传教事业,源出教友使命的本身,在教会里无时可缺
(梵蒂冈新闻网)1965年11月16日,即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闭幕的前几天,42位与会神长齐聚罗马多弥蒂拉地下墓窟(CatacombediDomitilla)举行弥撒圣祭,祈求天主赐予“忠于耶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