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的想法和感谢是针对许多充满爱心、而又没有喧嚣的人,今天仍然白白献出自己的生命和心灵」,最显著的是,教导孩子的父母以及医院、安老院、残疾人中心的操作人员和志愿者。这证实了教会在圣地的社会工作。
(参阅:若十四27-31)教宗指出,这里所指的,不是世界和平、没有战争的那种平安,而是指我们人人内在的心灵平安。世界所赐的内在平安是生活顺遂、心平气和。它有如「你拥有的一项物件,使你与他人相隔离」。
此外,他也提到罗马人在封城期间,如何在自家窗前或阳台上向医生和医疗人员鼓掌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并借由歌唱、弹奏音乐“建立团体,打破很多人心灵的孤独”。
第二项计划则是为住在埃塞俄比亚的南苏丹难民提供教理课程和心灵创伤后的照顾。目前,人道救援组织在难民营里提供住宿、医疗、粮食等人道救援物资,却没能照顾到难民的精神需求,虽然精神需求也相当重要。
帕罗林枢机最后总结道,「我们以肉身及心灵的眼和手观看并触摸这个开放的岩洞」,而这岩洞向我们传达「友爱共处的奥秘」。
他说,这样的人为天主所爱,“他被接去,免得邪恶改变了他的心意,虚伪迷惑了他的心灵”(参阅:智四10-11)。
尽管福音“扩大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明了天主爱的无限”,但我们有时还是喜欢沉浸在“抑郁、悲伤和专注于自己的宗教情愫中”。面对如此的人类,天主爱的行动是,为拯救我们,“天主赐下了祂的独生子”。
他的目的是给出时间,感觉到心灵被触动,以及藉著生命的革新具体地寻找天主的旨意。教宗指出,他愿意在此强调“革新”的概念。教宗说,革新在神操中不只是与先前扭曲的型态处于紧张状态,不是的。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考察学习活动,在思想上和心灵上受到了一次革命教育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感慨颇深,对红旗渠精神所赋予的本质特征和时代意义也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教宗方济各与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6月29日、圣伯多禄和圣保禄瞻礼在诵念《三钟经》后,提及若瑟・拉青格于1951年6月29日在弗赖辛主教座堂晋铎一事,称之为「触动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