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选择放下讲稿,与他们亲切地交谈,并且再三感谢该协会十年来照顾穷人、无家可归者,为这些弱势群体提供住宿,让他们能与不同年龄层的青年「团结互助」。这个协会首创于法国,现在也推广到其它国家。
无论是闽北教区吴奕顺神父的《“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以天主教自然神学浅谈中国的“和谐”价值观》、厦门教区赵银城神父的《浅谈中国天主教历史发展走向:从“文化适应”到“中国化”》、闽东教区吴东碧神父《眷顾穷人的是有福的
这一统计数字验证了18世纪英国政治家埃德蒙.柏克(EdmundBurke)的论断,人类从本性上是一种宗教性的动物,不但穷人需要宗教加以慰藉,富人也需要宗教给予精神上的满足。
发愿银禧的安贫小姊妹会潘爱金修女在弥撒中分享,她形容自己的召叫过程有许多祝福,亦有挑战,潘修女一直效法该会会祖圣余刚贞服务年老穷人的芳表,当看到院友年老力衰而感到无助,我会为他们送上关怀及祈祷,陪伴他们度过生命的幽谷
枢机指出,许多所谓“隐形人”,即穷人、移民、老年人、无家可归者,以及原住民,“可能感到自己的是外人”。我们应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教会团体的一份子。
关于普雷沃斯特教宗的特质,温帼仪修女表示:“我体会到他人格特质的几个方面,那就是:他是传教士,他关心穷人、生态和移民,这些他早就具体表现出来。此外,他也是个灵修深厚的人。”
在此背景下建立的教会发展极为迅速,信友生活极为活跃。在第一个千年中,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勾画出天主教会活生生的慈爱的面目。
无论是信仰还是生活方面,他都给了孩子们一份慈父的关爱。
在萨斯面前,无论穷人富人,无论高低贵贱,大家一律平等:灾难可能降临到每个人的头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有一种不安甚至恐惧的反应,是非常正常的,是真实的。
同年12月,他为越南教会的牧民活动发表一系列的指引和原则,指出教会应是属于穷人,并为他们服务,同时也属于所有人,并为所有人服务,以满全大公教会的意义,传扬福音及为社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