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教宗从最后一名青年的提问开始谈起,强调「梦想永远不嫌大」,失去梦想的能力才是个问题,因为「怨天尤人和认命心态」会占据梦想原有的位置。事实上,「梦想没有年龄的限制」。
导言的最后一条总结说:“教会的宗旨,是以这份关于其社会教义的文献向所有的男人和女人提出一种人文主义,它符合于上帝在历史中的爱之计划的标准,是一种能够创造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完全与整合的人文主义,其基础是每一个人的尊严和自由
他们必须是“和平与希望”的播种者,“在依靠自己的努力和个人承诺的同时,也应知道有许多因素必须汇集起来,好使种子发芽、成长,生出麦穗,最后获得丰富的食粮”。
教宗方济各9月8日下午接见修道人士(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访问马达加斯加的最后行程阶段,9月8日下午在塔那那利佛有130年历史的圣弥额尔学院体育场接见司铎、男女修会会士、度奉献生活者和修生。
4年前在利比亚海滩被割喉宰杀的科普特礼基督徒就是一例,他们临终时的最后喊出的是“耶稣,耶稣”。教宗说,“他们没有出卖信仰,因为圣神与他们同在”。
记者最后问道:“你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教宗的讲话并关注教宗的活动,他是如何改变了你对天主教会和他的训导的观念?”
最后,宣圣部部长强调阿尔弗雷德·克莱默内西神父“让我们大家牢记,我们团体和国家的未来不属于那些传播仇恨与暴力的人,而是播种友爱、接纳和分享的人”。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11月21日傍晚在泰国曼谷的国家体育馆主持弥撒圣祭,这是他当天访问行程中的最后一项活动。4万名泰国人在体育馆内参加了教宗的弥撒,另有2万人在附近的体育馆透过大屏幕参礼。
世界的神却与圣神相反,“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没有祈求天父使门徒们摆脱世界,而是保护他们免受世界之神的诱惑”,因为基督徒是在世界上生活。然而,我们如何晓得分辨圣神或世界的神呢?
神父解释,「人分三类:陷入新冠病毒恐慌的有教养之人,他们遵守命令;一无所知的贫困者,但往往会从个人卫生和经常洗手开始遵循指示;最后是努力尝试利用互联网和智能工作的中产阶级工人」。